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和,水量丰富的长江贯穿全境( )

A.渤海 黄海 B.黄海 东海

C.东海 南海 D.黄海 南海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中国第三大平原,主要由长江及其支流所夹带的泥沙冲积而成,地势低平,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东海和黄海,拥有濒海、沿江双重区位优势,有“黄金水道”之称.依据题意.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四大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A、B、C、D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差异显著,水热条件最为优越的是____________;跨经度最广的是____________。(填代号)

(2)A区主要的农业部门是 。该地在农牧业发展中,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

(3)②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美国本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美国本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 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C. 独占北美大陆 D. 是四面临海的国家

2下列关于美国自然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平原面积广大,耕地广大

B. 森林、草地、矿产资源丰富

C. 河流、湖泊很少,内河航运不发达

D.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发展提供灌溉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假如要给地球买一条皮带系在赤道上,那么所需长度应该不少于

A.2万千米 B.4万千米

C.6万千米 D.8万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描述中符合该线以北地区特点的是( )

①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②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③耕地类型多为早地④民居屋顶坡度小,墙体厚,多坐北朝南⑤河网密布,河运发达

A.①④⑤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甲、乙两省轮廓图,完成下列

【1】R1河段与R2河段比较,R1河段(

A.含沙量大 B.冰期长 C.无凌汛 D.无污染

【2】甲、乙两省相比较,乙省( )

A.海岸线长 B.人口密度小 C.纬度低 D.相邻省区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的一种生活方式。广州的小明同学今年春节期间外出旅游,体验美丽中国之旅

(1)春节期间,广州已是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但小明到达北京后,发现这里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说明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A气温由南向北升高 B南北温差大 C全国普遍低温

(2)形成这一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是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3)到达哈尔滨,小明发现

A哈尔滨晚上8:00太阳还没有落山

B哈尔滨农村正忙着收割小麦

C哈尔滨市区建筑带有俄罗斯风格

(4)抵达乌鲁木齐后,小明发现

A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感觉

B大街上有很多卖葡萄的水果摊

C广场上有大妈、姑娘、小伙跳着维吾尔族舞蹈

(5)飞抵拉萨,小明

A感到走在大街上有点气喘吁吁

B在酒店里品尝到了当地有名的青稞酒和特仑苏牛奶

C看到处处带有西欧风格的碉房建筑

(6)下图是我国某地农业生产景观图,该地位于上图中的

A B C

(7)甲、乙两区域分界线大致与我国下列哪些界线相吻合?

1月0等温线 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亚热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②③⑤

(8)乙、丙的分界线大致是

A7月0等温线 B400mm等降水量线 C大兴安岭——阴山一线

(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地区是上图中的

A B C

(10)有关丁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地势的最低级阶梯

B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多的地方

C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统计资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发达国家分布最集中的大洲是

2说出发达国家人均GDP约为世界平均的 倍。

3历年来世界石油进口中,美国进口石油最多的大洲或地区是 ,中国进口石油最多的大洲或地区是 美洲、非洲、中东或其他。中国从A地区进口石油,油船航线的方向是向 经过太平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