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都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B.两地都是世界著名的产油区
C.两地同属于亚洲的一个分区
D.两地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
(2)亚洲有多样的地域文化,下列文化不属于亚洲的是( )
A.玛雅文化
B.恒河文化
C.华夏文化
D.阿拉伯文化
(3)地理主题班会上,几位同学正在描述到亚洲各地假想旅游的情景,其中可能的是( )
A.小明:在甲半岛上,我乘着骆驼游玩
B.小悦:我在乙地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C.小畅:我不会游泳却可以不带救生圈在丙海中畅游
D.小华:甲、乙两国的居民都是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的黑种人
【答案】
(1)D
(2)A
(3)A
【解析】(1)西亚降水稀少,不适宜种植水稻,南亚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故A叙述错误;西亚是世界上主要的产油区,故B叙述错误;甲位于西亚,乙位于南亚,故C叙述错误;甲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故D叙述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南亚和西亚的特点,比较记忆即可。(2)华夏文化、恒河文化、阿拉伯文化都属于亚洲文化。在美洲的印第安人留下了相当高的古代文明,他们培育了玉米、马铃薯,建造了高大的神庙,留下了在今天难以解释的文字,形成一种独特的玛雅文化。故选:A。本题考查亚洲的文化,属于基础题,较简单。(3)从图中看出,甲是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半岛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可以乘着着骆驼游玩;乙是印度半岛,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种植业发达;丙是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不会游泳也得需要带救生圈畅游;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的居民多为白色人种。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河流国”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面的空白处填出河流名称A、B、C、D、E . 被我们蚌埠人民称为“母亲河”的是(填字母).
(2)在A、B、C、D、E五各河流中,讯期最长的是(填字母),水量最大的是(填字母),含沙量最大的是(填字母)该河流中游流经(地形区).结冰期最长的是(填字母),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填字母).
(3)据图写出B河流中游接纳的支流名称①(水系),②(江),③(水系),支流众多使得该河中游水量猛增.由于上游落差大,水流急所以水能集中,被称为“水能宝库”,写出我国最大水电站名称④ .
(4)从利弊的两个方面分析河流对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在④位置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图中①是春分,②是夏至,那么③是 (填日期),叫做 (填节气名称)。
(3)夏至日,北京昼 (选择长或短),夜 (选择长或短)。
(4)北京位于北纬40度,位于 (五带名称)。
(5)热带终年高温炎热,处于 (填纬线)和 (填纬线)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亚洲人口分布略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亚洲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是( )
A.亚洲的东南部和南部
B.亚洲的东部和北部
C.亚洲的西部和南部
D.亚洲的中部和东部
(2)关于亚洲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亚洲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区
C.亚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D.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河南和安徽境内沿淮河修建了几千家造纸厂,造纸厂排放的废水,曾使蚌埠人守着淮河无水吃,因而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是:
A.兴建水库 B.节约和保护水资源 C.跨流域调水 D.提高水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我国西部地区局部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图中①河注入我国最大湖泊,①河流经区域属于_______流区(填“内”或“外”)。
(2)②为青海省的省会______(填名称),据图测算②城市与兰州的距离约为_____千米。
(3)青海省被誉为“中华水塔”,众多大江大河发源于此,为保护河流源头,国家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图中方格状阴影区)。三江源中③是黄河的源头,④是长江的源头⑤是_________的源头。
(4)图示主要区域人口分布十分稀疏,请简述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福建省的北部及浙江的东北部
B. 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浙江省、杭州湾、舟山群岛以及江苏省东部
C. 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
D. 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中部与南部及安徽省东北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