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经纬网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甲地点的经纬度是 ,丙地处于五带中的 带。

(2)当图中丙地某一高楼一年中正午影子最短时,地球正好处于右图中公转轨道的 处,此时,甲、乙两地出现 现象。

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经过P地时,太阳光直射点 (多选,填字母)。

A.正向南移 B.正向北移 C.在南半球 D.在北半球

4某日下午5点多钟,在泰安市某中学放学回家的小明感觉到寒风袭人、夜色也比前些天更快的降临了……,此日地球运行的时段在 (填字母)之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答案】

(1)30°W,70°N;北温

(2);极昼

(3)BD

(4)C

【解析】

试题分析:

(1)依据经纬网上,经纬度的判定可得,甲点的经纬度是30°W,70°N;依据五带的划分,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丙点应位于北温带.

(2)当图2中丙点某一高楼一年中正午影子最短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地球正好处于公转轨道的处,甲乙两点位于北极圈以内,会出现极昼现象.

(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经过P点时,太阳光直射点从赤道向北移,处于北半球.

(4)从图中可以看出,为春分,为夏至,为秋分,为冬至;因此,放学回家的小明感觉到寒风袭人、夜色也比前些天更快的降临了,此时地球应运行在-之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关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表述错误的是(  )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更替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

(1)写出图中以下字母代表的大洲名称

A C D E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大洋名称

(3)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 (填字母);四大洋中,主要位于北极地区的是 (填数字)

(4)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全球海陆分布的情况:陆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南或北半球);北极地区绝大部分是 ,南极地区绝大部分是 (陆地或海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气温变化与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低纬度高,高纬度低

同纬度地区,高山、高原气温高,平原、盆地气温低

等温线稀疏处,气温差别大

等温线密集处,气温差别大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1为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其中太行山脉位于四大区域中的 地区。

(2)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我国各地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甲所在地区以 农作物为原料制作的风味食品(糌粑)享誉全国,该农作物主要分布在

(3)图2所示气候资料对应的地区位于图1中的 地区。

(4)图3为我国某地传统民居景观图片,多出现在图1中的 地区,这种民居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具有 显著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气候图,回答下列问

【1】表示地中海气候的是( )

【2】具有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特征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于2015622日(夏至日)这一天进行了立竿见影的探究活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短再变长 D、先变长再变短

【1】若小明观察到正午时刻竹竿的影子长度为0,则穿过当地的纬线是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回归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家住王庄的小明计划明天陪外地同学去郊外游玩。他心想:在课堂上学到的地理知识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小明家乡王庄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盆地、山地、高原)。

(2)由图可知,古寺位于王庄的 方向。已知王庄的海拔高度为68米,则古寺与王庄的相对高度是 米。森林公园甲与王庄的图上直线距离为2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约为 千米。

(3)根据所学知识,小明告诉同学悬崖飞瀑在 (填字母)地,若想观赏日出美景应选择 (填字母)地为最佳观赏地。同学们要选择一处野营宿营地,最好不要选择 地(填字母)。

(4)看了图中河流的流向,某同学竟然大声唱起歌来:大河 流啊……”

(5)沿图中两山坡C和D爬到山顶A,较省力的沿 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