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2017年是坦赞铁路通车 50 周年.如图 为相关区域简图、降水量柱状图和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坦赞铁路 (填写字母).

A.穿越温带地区 B.途经鲁菲吉河

C.通过马拉维湖 D.向北到赞比亚

(2)坦桑尼亚首都是 ,其气候特点是全年气温 ,降水季节变化

(3)图中鲁菲吉河大致流向自 ,由此推测流经地区地势特征是 该国地形以 为主,根据图例可知乞力马扎罗山是一座 ,山上出现积雪的影响因素是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4)当地居民主要是 人种,该人种原分布在 洲.

(5)请从服饰和传统民居任选一个方面描述其特征,并分析其与当地气候的关系.

【答案】(1)B;

(2)达累斯萨拉姆;较高;明显;

(3)西北;东南;西北高,东南低;高原;火山;地形;

(4)黑色;非;

(5)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传统民居茅草屋,这种民居一般采用树枝、木棍构架,房顶铺茅草;由于当地气温高,这种房屋有利于通风散热.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的坦赞铁路途经的是鲁菲吉河,向南到赞比亚。所以选B。

(2)坦桑尼亚首都是达累斯萨拉姆,是坦赞铁路的起点,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全年气温高 ,降水季节变化大。

(3)读图可知,图中鲁菲吉河大致流向自西向东,由此推测流经地区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 读高度表的图例可知,该国地形以高原为主,根据图例可知乞力马扎罗山是一座火山,海拔5895米,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所以山上出现积雪的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4)坦桑尼亚是非洲的国家,该地区是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所以以黑种人为主。

(5) 读有图可知,该地居民的服饰是 穿着少,薄,短,适应了当地的气温高,气候炎热的特点,该地区的传统民居以茅草屋为主,低、矮。因为该地区热带草原,草木资源丰富,茅草屋比较凉快,适应了全年高温,降水量大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1、图2,回答问题。

(1)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结合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分析该地区春旱形成的原因。
(2)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至少两条)
(3)图1阴影区是我国著名的京津唐和辽中南工业基地,两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有哪些?
(4)结合图2,比较延吉和长春积雪厚度的差异,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5)东北三省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特点,试分析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花开人业,花落人走”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的迁徒放蜂,读我国广东、福建等地蜂农放蜂路线图。

(1)为了充分利用外地蜜源,蜂农需要灵活、频繁转场放蜂,“追花夺蜜”应选择的最佳交通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内河运输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
(2)影响蜂农“追花夺蜜”时问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市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当徐州(34°N,117°E)11月的一天正午,阿根廷某地(30°S,60°W)的居民正在( )

A.盖着被子进入梦乡 B.围着火炉吃午饭

C.下午骑着骆驼回家 D.吹着风扇吃晚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和海河流域气温与降水统计图,回答问题。

(1)“南水北调”西线方案是把长江上游的A、B和C的水引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2)“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已经调水成功。东线和中线相比,在可调水量和水质方面有何不同?
(3)北京、天津都位于海河流城,该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缺水的原因有哪些?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自南向北依次跨长江、水系,最后进入海河水系。该工程主要沿京杭大运河修建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想去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离他家很远,他想查一查怎样乘车,需要选择( )

A. 世界政区图 B. 交通图 C. 人口图 D. 地形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珠江、塔里木河、黄河、黑龙江四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珠江水量最大 B. 塔里木河因流经沙漠地区含沙量最大.

C. 黄河汛期最长 D. 黑龙江是唯一有结冰期的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B. 景点有明清故宫、天坛、大三巴牌坊

C. 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交通中心

D. 全国最大的城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