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等高线地形图: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C D E
(2)在这幅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 米以上.
(3)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 处爬山要容易些.
【答案】(1)鞍部;山谷;陡崖;(2)400;(3)B.
【解析】
试题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
解:(1)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C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D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E处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2)在这幅图中,等高距是100米,因此可判断,最高点的海拔在至少在400米以上、500米以下.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B处爬山要容易些,判断依据是B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和.
故答案为:(1)鞍部;山谷;陡崖;(2)400;(3)B.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地形区B是 ,它的东侧的地形区是华北平原,西侧G是 ,乙图中的水利枢纽工程M是 ,湖泊E是 .
(2)黄河是世界上 最大的河流,其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后两个空格用选项“A”或“B”填空)
A.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质地疏松,容易引起水土流失;黄河流域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而且多暴雨,对土壤的冲刷特别严重.
B.植被破坏严重.
(3)黄河发源地F: 山;注入海域C: ;黄河是我国第 长河;主要支流A是 ;长江发源地D: 山;注入海域B: ;主要支流A是 .
(4)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治理长江的主要任务是 ,长江的洪水对地区危害最为严重.
(5)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 和 ;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 ,它们的分水岭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的是东西半球还是南北半球: ,我国位于这两个半球上的 半球和 半球.
(2)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 A B C D
(3)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
① ② ③ ④ .
(4)图中甲处为 运河,它是 洲与 洲的分界限.乙处为 运河,它是它是 洲与 洲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四大工程分布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采用 运输方式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 .缓解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2)西电东输工程是将山西等省区的煤炭资源转化为火电送往 工业基地,中线工程以输送水电为主,这里有中国最大的 水电站.
(3)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的 分配不均,东线调水工程是通过京杭大运河,把 的水调到华北地区.
(4)四大工程中,全部位于地势第一阶梯的是 ,该工程经过了我国海拔最高的 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上图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B.属于中纬度
C.②是印度洋 D.该国家是南非
【2】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对该地自然环境判断正确的是( )
A.根据河流流向可知该地地势东高西低
B.该地区盛行西风,①是安第斯山脉,所以③处是迎风坡,降水比④处多
C.地形平坦,人口众多,城市密集
D.东侧比西侧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七大洲和四大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把七大洲的名称填写在相应序号的横线上。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_ __
(2)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________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 ;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 ,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_________。
(3)①洲和②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
(4)由亚、欧、北美三个大洲包围的大洋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两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三块阴影区域中,跨东西半球的是_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_____方向。
(2)地球上的昼夜分布状况如图乙所示时,图中①②③处,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此时,D点位于______(日出、日落)时刻,其昼夜长短状况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