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华灯初上,有人口聚居的地方就有灯光闪烁,下图为全球夜间灯光亮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全球夜间灯光
A. 东半球亮于西半球 B. 美洲亮于亚洲
C. 北半球亮于南半球 D. 亮度与经济水平无关
【2】①地区夜间灯光亮度小的原因是
A. 沙漠广布,人烟稀少 B. 丛林密布,地广人稀
C. 沼泽广布,无人居住 D. 冰天雪地,荒无人烟
【3】据科学家研究,目前甲、乙两大洲的距离越来越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 地球自转 B. 火山喷发
C. 板块碰撞挤压 D. 板块张裂运动
【答案】
【1】C
【2】A
【3】D
【解析】本题组考查海陆分布、世界经济的发展差异、板块运动等知识。
【1】阅读地图,人口密集区和经济发达,城市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夜晚灯光多、亮;人口稀疏、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夜晚灯光亮度较低。读图可知,从整体上看,东半球与西半球都有灯光明亮区域和暗淡区域, 两者整体相比,差异不明显;亚洲与美洲也是如此;北半球与南半球相比较,北半球的亮度明显要比南半球高,这说明北半球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2】①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沙漠广布,人口稀少。
【3】据图可知,甲乙两洲分别是南美洲、非洲,两者分别位于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由于两者板块之间主要表现为张裂力,故两者之间的距离在扩大。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澳大利亚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位于大陆的 方向,②属于 洲。
(2)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其 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3)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誉为“ 的国家”,其矿产品大量出口的有利条件是
(根据图中铁矿和煤矿的分布特点进行归纳)。
(4)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国土的 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山脉纵横分布,不仅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也往往是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结合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一直被视为中国南方和北方地区分界线的山脉是( )
A.天山
B.大兴安岭
C.秦岭
D.巫山
(2)关于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藏铁路穿过了①盆地
B.②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
C.③盆地1月份气温多在0℃以上
D.④平原大面积种植甘蔗和菠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区地形类型以为主.
(2)图中甲山位于湖泊的方向.
(3)图中最高处的海拔范围是 .
(4)A、B两河相比,流量较稳定的是河,理由是 .
(5)概括图中居民点分布的主要特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丽家的电脑,硬盘产于日本,主板产于美国,内存条产于韩国,组装于中国……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南北对话 B.南南合作 C.国际矛盾 D.国际经济合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亚洲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 )
A. 亚洲 B. 北美洲 C. 欧洲 D. 南极洲
【2】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东面濒临( )
A. 大西洋 B. 印度洋 C. 太平洋 D. 北冰洋
【3】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穿毛皮服装,主要是那里( )
A. 气候湿热 B. 气候寒冷 C. 多地震 D. 是山坡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我国某省级行政区2015年基本图表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 数量 |
面积(万平方千米) | 39.4 |
人口(万人) | 4596 |
国境线长度(千米) | 4060 |
海岸线长度(千米) | 0 |
平均海拔(米) | 2000 |
1月平均气温(℃) | >0 |
降水较多月份(月) | 5﹣9 |
年降水量(毫米) | 1000﹣1500 |
(1)该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约是人/平方千米.
(2)该省级行政区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属于(沿海、边境)省份.
(3)该省级行政区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4)根据扇形图判断,该省级行政区土地构成中,哪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重最大.
(5)根据以上信息综合判断,该省级行政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中的地区,是图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A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D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量得山峰B到E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是__________千米。
(2)图中三座山峰,海拔最高的是__________,能观测到瀑布的山峰是__________;如果瀑布的落差为40米,桥梁边的河岸与A的最小高差在__________米以上。
(3)甲、乙两村中发展种植业条件更好的是__________村,请从自然条件方面说明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