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首次成功试采可燃冰。读右图我国海域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成功试采“可燃冰”的海域是图中的(  )

A. B. C. D.

2下列关于我国海洋国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约有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

B. 四大边缘海中,面积最大的是东海

C. 钓鱼岛是中沙群岛面积最大的岛屿

D. 黄岩岛是三沙市的行政中心

【答案】

1D

2A

【解析】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临太平洋,海岸线长约18000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广,海洋资源丰富。

1由题目可知,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南海是我国纬度最低、面积最大的海域,是图中丁所在的位置,故选D。

2关于我国海洋国土的说法,我国约有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四大边缘海中,面积最大的是南海;中沙群岛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永兴岛,三沙市的行政中心也是永兴岛,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台湾略图及文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冲绳海槽以西,是台湾东部山岭自然延伸的大陆架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历史现实:大陆架是陆地国土的自然延伸部分,其外延按物质来源划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1)台湾岛为我国第一大岛,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若在图中量得台北到福州的图上距离约为25厘米,则根据图中比例尺计算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2)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B______海。

(3)出口贸易是台湾的主要经济命脉。目前。__________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4)台湾素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_______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5)台湾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6)图中_______(填字母)为钓鱼岛,结合材料说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依据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印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印度主要地形有高原、平原和山地

B.恒河最终注入阿拉伯海

C.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D.印度面积最大的地形区是德干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黑龙江省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松花江上最大的港口城市是_____

(2)图中A是_____铁路。

(3)C是中俄界河_____

(4)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B_____市。

(5)黑龙江省的农作物熟制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 东北、华北、西北 B. 华北、华南、华东 C. 西北、西南、华北 D. 东北、西北、西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读图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纳、判断、描述地理事物的现象和特征,是学习地理的重要途径。下图为“印度地形区分布图及印度农作物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下列关于印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大

B. 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地势落差大

C. 北部山脉的隆起是板块张裂的结果

D. 地势中部低,东西高,地势落差大

2据图中信息推断 (  )

A. 城市加尔各答为棉纺织业中心B. 城市孟买为麻纺织业中心

C. 棉花种植区在西部沿海平原区D. 黄麻种植区在东北部平原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六大板块图回答下面小题

1科学家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不断缩小,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 地震和火山活动 B. 海浪和风力作用

C. 地球自转运动 D. 板块相互运动

2下列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 )

A. 南极洲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 太平洋板块 D. 非洲板块

3四川的汶川县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强烈地震,汶川所在的地震带是( )

A.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B. 环太平洋地震带 C. 东非地震带 D. 大西洋地震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东南亚位于( )

A.太平洋与南极洲之间

B.亚欧大陆与大洋洲之间

C.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

D.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