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非洲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题。
(1)填出图中序号表示的气候类型:
A气候 B气候
C气候 D气候
(2)非洲由于赤道横穿中部,以及地势起伏 , 因此非洲气候具有分布特点。
(3)非洲气候类型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有气候和气候。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于2013年3月26日至27日在南非的德班(29°E,30°S)举行,如图为金砖国家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1)“金砖国家”中大部分领土既跨东西两半球,又跨两大洲的国家是( )
A.中国
B.俄罗斯
C.印度
D.巴西
(2)“金砖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为( )
A.南北对话
B.亚太经济合作
C.世界贸易组织
D.南南合作
(3)下图中正确表示南非德班地理位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贵港模拟)关于秦岭—淮河一线两侧自然、人文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以北的河流不会结冰
B. 以南的人们主要以面食为主
C. 以北的人们传统体育活动是赛龙舟
D. 以南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材料: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胜利建成,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这也是中国继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
(1)图中①②③代表我国三个科考站,其中是昆仑站。
(2)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降水稀少。
(3)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是。
(4)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时间,一般选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即南半球的夏季,这时北半球大致处在季。
(5)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陆是 , 所以有些考察队选择从此进入南极洲。
(6)①站在②站的方向;③站半球。(东、西半球)
(7)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相似的地方是
A.太阳光热资源丰富
B.水力资源丰富
C.都已经有人类定居
D.淡水资源丰富
(8)南极洲上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众所周知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而南极洲上冰天雪地,号称“白色沙漠”,为什么会有此种现象产生
A.气候变暖
B.人类活动
C.大陆漂移
D.植被迁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南方地区及江南民居图,完成下题.
(1)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横断山脉以西
B.以高原、山地为主
C.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D.我国最重要的畜牧业产区
(2)南方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大,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寒冷、利于防寒保暖
B.降水多,利于排水
C.气候炎热,利于通风散热
D.多暴雨天气
(3)下列农业活动符合南方地区的是( )
A.
B.
C.
D.
(4)下列水果不是盛产南方地区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的一种生活方式,广州的小明同学今年春节期间外出旅游,体验“美丽中国之旅”.
(1)到达哈尔滨,小明发现( )
A.哈尔滨晚上8:00太阳还没有落山
B.哈尔滨农村正忙着收割小麦
C.哈尔滨市区建筑带有俄罗斯风格
(2)抵达乌鲁木齐后,小明发现( )
A.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感觉
B.大街上有很多卖葡萄的水果摊
C.广场上有大妈、姑娘、小伙跳着维吾尔族舞蹈
(3)飞抵拉萨,小明( )
A.感到走在大街上有点气喘吁吁
B.在酒店里品尝到了当地有名的青稞酒和特仑苏牛奶
C.看到处处带有西欧风格的碉房建筑
(4)如图是我国某地农业生产观景图,该地位于上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5)甲、乙两区域分界线大致与我国下列哪些界限相吻合?( )
①1月0℃等温线 ②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亚热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⑤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②③⑤
(6)乙、丙的分界线大致是( )
A.7月0℃等温线
B.400mm等降水量线
C.大兴安岭﹣阴山一线
(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地区是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8)有关丁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地势的最低级阶梯
B.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多的地方
C.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俄罗斯运输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俄罗斯大河很多,内河运量超过铁路运输
B. 俄罗斯的运输业以铁路和管道为主
C. 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贯俄罗斯东西部地区
D. 东欧平原铁路稠密,最大的铁路交通中心是莫斯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