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埃及古老文明的象征是( )
A.频临古老的地中海B.苏伊士运河的开通
C.闻名于世的金字塔 D.古老的尼罗河由此入海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人口地理界线( )
A.以长江为界
B.以黑龙江省的漠河至海南的海口一线为界
C.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D.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与云南省的腾冲县的连线为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出现的我国两大地理分区各是________,________。两区域大致以________为分界。秦皇岛40°N,120°E 位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点中的________地。
(2)读图可知,丁区域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_,该地形区内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该区域河流多发源于高山,河流多以________为补给,故升温快的春季可能出现________(水文特征)。在山麓地带出现________(农业类型)。丁区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这里是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________的起点,利用________(交通运输方式)将资源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东部地区。同时为丁区域带来的益处是__________。
(3)大致位于同纬地区的甲地与丙地气候差异显著。甲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丙地气特征________,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图中传统民居主要位于________高原。该地区________(环境问题)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关于PM 2.5的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又称“可入肺颗粒”。机动车、生产生活中排放的烟尘及扬尘为主要来源,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之一,人体吸入过多的PM 2.5可引起多种疾病。PM 2.5数值越高,代表大气污染越严重。
材料二:我市某中学环保社跟随环境监测站监测PM 2.5浓度活动的结果如下。
(1)材料二的四个采样点中,大气污染程度最轻的是 。
(2)根据材料一、二有关信息,写出化工厂采样点PM 2.5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
(3)当PM 2.5浓度过高的时候,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
A.在公路旁晨练 B.外出活动时尽量带上防护口罩
C.开车时尽量保持车距 D.督促施工单位控制扬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国务院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之后,各地普遍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目前已经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有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29个省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我国34个省级单位中,除港、澳外,目前未出台户籍改革的省级单位,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 台、青、津 B. 台、藏、京
C. 京、川、台 D. 台、藏、津
【2】【2】取消农业户口后农民会不会失去土地?户籍改革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面取消农业户口不会影响农民权益。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均耕地矛盾突出
B. 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
C. 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利用类型单一
D. 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春运是春节前后因大量务工人员返乡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读我国局部区域的春运规模(数字代表由广州乘火车的春节回流总人数)图,回答下面小题。
【1】依图可推测,该区域春运期间压力最大的铁路干线是( )
A. 京沪线 B. 焦柳线 C. 陇海线 D. 京广线
【2】春运压力的存在说明每年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交通运输能力有待提高 B. 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C. 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D. 地域环境质量差别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部分地区地理事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上图范围自西向东的地势特征是 。
(2)据左上图提供的信息,A 地比 B 地的人口密度 (选填“大”或“小”)。
(3)C、D 两地降水较多的是 ,其耕地类型是 。
(4)右图中,E 比 F 的气温 (选填高或低),据左上图提供的信息,分析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
(5)西部地区既是我国资源丰富的宝地,但又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带,为了保护和改善乙地区的生态环境,你认为该地是种种草好,还是种树好? 。根据左下图中的信息说明其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游客旅游时拍摄的一张照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影响该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河流 ④交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2】该游客发现聚落里有好多古建筑,且有保护标志。你认为当地保护这些古建筑的主要原因是( )
A. 它能适应当地的环境 B. 它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
C. 它比现代建筑好看 D. 它记录的信息有研究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