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为青海省的发展绘就了蓝图。读图9“青海省资料图”,完成下列要求。

(1)青海省地形以和为主,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

(2)湟水谷地是青海省主要的种植业区,该谷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

(3)近年来山东青岛等地把盐化工产业转移到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原因是该地发展盐化工产业的。

(4)A地附近建设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1)高原 盆地 高寒

2)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地形平坦;灌溉水源便利;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原料(盐矿)丰富;能源(石油)丰富;政策优惠;土地丰富廉价(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4)位于地形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解析】试题分析:

1)青海省位于青藏地区,高寒是其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2)湟水谷底是青海省主要的种植业区,该谷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土壤比较肥沃,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

3)近年来山东青岛等地把盐化工产业转移到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原因是该地发展盐化工产业的钾盐资源丰富。

4A地附近建设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位于地势第一、二阶梯的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极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某人从北京出发,依次向正北、正西、正南、正东各走100千米,

最后他将(

A.回到北京 B.到达北京以北

C.到达北京以东 D.到达北京以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哪两条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

A.0°和90°

B.20°W和160°E

C.90°W和180°

D.20°E和160°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我国位于(  )
A.亚洲西部、大西洋东岸
B.欧洲西部、大西洋东岸
C.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
D.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英国女孩坦西的童年一直有两只大猩猩陪伴.2002年这两只大猩猩被送至非洲加蓬的热带雨林保护区.2014年7月,25岁的坦西岁父亲深入加蓬原始热带雨林,乘坐小舟在雨林里穿梭呼喊“老朋友”,几个小时后,岸边的丛林里,两只成年大猩猩向小舟投来疑惑而激动的目光.当坦西登上河岸后,大猩猩立即轻柔地拥抱着坦西.

(1)坦西和她父亲可能是在上右图中A、B、C、D中的   (填字母)区域内找到大猩猩的.理由是   

(2)从刚果河水系形状特征看,众多支流向中心汇集,该流域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3)B所在区域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   沙漠.该区域以南的居民以   色人种为主.

(4)茅草屋(下左图)是非洲典型的民居,分布广泛,一般用树枝、木棍构架、房顶铺茅草,请分析这种民居与气候的关系.

(5)考察队员发现热带草原农业区人口增长快,土地荒漠化严重.请把下右图中的数字与内容序号合理搭配,并填在题目下方:

A.土壤肥力下降 B.恶性循环 C.开垦草原D.要求增加粮食产量 E.土地沙化严重 F.粮食产量下降

1处填   2处填   3处填   4处填   5处填   6处填   (只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区域开发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因地制宜,精准扶贫。读图,回答问题。

(1)德国一位教授根据中国区域景观差异将各区域分别命名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金色中国”、“蓝色中国”,其中“银色中国”代表地区,“蓝色中国”则代表
(2)某户外俱乐部开展“穿越中国”骑行活动,哈尔滨出发,终点拉萨。读图,找出该线路穿越我国四大区域中的地区(填名称)。俱乐部成员以下列标题概括沿途城市特点:
①北国春城 汽车之城②日光之城 西藏首府③中原商埠 铁路枢纽④丝路起点 多朝古都
请根据穿越的先后顺序,给上述城市排序(填序号)。
(3)我国山区面积广,低山丘陵集中分布在地区。四川西南大凉山勒尔村72户村民居住在海拔千米之上的悬崖,与外界联系需要攀爬藤梯,称为“悬崖上的村庄”,贫困落后。对于如何脱贫,可可和乐乐观点不同,根据保护生态,因地制宜原则,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纬线中,长度最长的是(

A.赤道 B.南极点

C.北极点 D.南极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四大洋中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