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编号②处的气候特征是 。
【2】图中①②③⑤四地中人口稠密的地区是 。(填代号),⑨地人口稀疏原因是 。
【3】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为 。(填代号),在该气候影响下的河流以 。河为主。(填“内流”或“外流”)
【4】从图中的河流分布特点可以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答案】
【1】终年炎热干燥;
【2】③终年寒冷的高纬度地区;
【3】⑧内流河;
【4】中部高、四周低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②处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
【2】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③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在这些地方,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发展环境,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并孕育出发达的社会文明;干旱的荒漠,⑨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都不适宜于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3】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分布面积最大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在该气候影响下的河流以外流河为主;
【4】读图可知,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由此可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为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水稻的主要种植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根据因地制宜原则,③地最适宜发展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水产养殖业 D.林业
【3】①②耕地类型是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土壤条件
C.热量条件 D.水分条件
【4】造成“世界屋脊”和“鱼米之乡”农业生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风俗习惯 D.地理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名称是 ,是我国面积最 (大/小)的省份,其行政中心是 ,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地区,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2)该地区的自然地理地形特征可概括为“ 山夹 盆”,其中A 盆地,B 盆地,
C 山脉。
(3)B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我国最大的沙漠 。
(4)今后,该地区将大力发展“白色农业”,“白色农业”是指 种植业。该种植业主要依
靠 工程提供水源,水源主要来自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台湾海峡海底通道三方案示意图,台湾海峡海底隧道工程线路有北线、中线、南线3个方案。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台湾海峡三条海底隧道所处的海域属于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台湾的城市大多位于西部,其主要原因是
A.西部降水最丰富,有利于发展农业 B.西部地形平坦,更有利于发展经济
C.西部和大陆近,更利于与祖国大陆往来 D.西部风景优美,更利于发展旅游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是我国的近邻,也是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读东南亚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
东南亚简图
材料2
据资料统计,2004—2013年以来,印度尼西亚每年都有强烈地震发生。2004年12月26日,地震震级曾达到9.3级,并引发海啸,波及多个国家,共造成20多万人死亡或失踪。北京时间2012年月11日16时38分,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西海岸发生里氏8.7级地震。印尼政府估计在这场地震中流离失所的灾民人数超过了34万,受到严重损毁或是完全被毁的房屋数量达到了217000座。
【1】A半岛山脉、河流的分布状况概括其地表形态特征: 。地势特点是 ,判断依据是 。
【2】印度尼西亚地震活动频繁发生,且危害严重。试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简要解释该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
【3】下面两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能够反映B岛气候类型特点的是 。(填代号),气候特征是 。
【4】海峡M位于马来半岛和 岛之间,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说地理。读图获取信息,是学习地理的首要途径。根据图文资料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图示区域包括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跨晋、陕、甘、鲁等省区。( )
(2)太行山以东地区地势平坦,雨热同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 ( )
(3)山西省水土流失严重,地势崎岖,沟壑纵横。 ( )
(4)初春季节,图中河流山东段易出现凌汛。 ( )
(5)图示区域位于北方地区,煤炭、石油、水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
(6)从西安沿陇海、京沪和胶济线到青岛,经过亚热带和暖温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