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图“中国局部图”,完成下列题。
【1】图中①~④四地
A. 土壤肥力①地比②地高B. 夏季气温②地比③地高
C. 海拔高度③地比④地高D. 年降水量④地比①地大
【2】①~④四地中传统民居最注重通风和防潮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3】造成③、④两地农作物生长期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 土壤B. 热量C. 地形D. 水分
【答案】
【1】D
【2】C
【3】B
【解析】
【1】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土地资源分布的特点及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读图可知,①地是塔里木盆地,②地是青藏高原,③地是四川盆地,④地是内蒙古高原。根据四地的特点比较可知,四地的土壤肥力是②>①,A错误;夏季气温是③>②,B错误;海拔高度是④>③,C错误;年降水量是④>①,D正确。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读图可知,①地是塔里木盆地,②地是青藏高原,③地是四川盆地,④地是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生活的主要民族是藏族,藏族民居丰富多彩,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等;内蒙古高原的蒙古族人民居是蒙古包,主要是适应游牧生活;四川民居是由远古的干栏式建筑演变而成的,主要作用是通风和防潮。ABD不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3】本题考查农作物生长期不同的主要因素。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造成农作物生长期不同。影响作物生长期的因素主要有气温、光照和湿度。读图可知,③地是四川盆地,④地是内蒙古高原。根据两地的地理位置,造成③、④两地农作物生长期不同的主要因素是热量。ACD不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左图示意美国本土农业区、右图示意印度粮食作物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美国西临_____(大洋),首都是_____。印度位于_____(山脉)南侧的南亚次大陆。
(2)美国小麦生产区主要分布在_____(地形类型),其两个小麦区的自然条件主要差异是_____。
(3)印度小麦主要分布在恒河上游地区和_____(地形区)北部,该区域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由于_____(风向)季风不稳定造成该地区水旱灾害频繁。
(4)两国相比较,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美国成为世界重要农业出口国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窑",是黄土高原古人穴居方式的遗留。这种村落在地上看不到房舍,家家户户掩于地下,构成了独特的地下村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坑院”所处地理环境的特征是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 千沟万壑,土层深厚、直立性强
C. 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
D.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地坑院”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营造思想,其建筑特点是
①因地制宜,造价低廉 ②窑洞冬暖夏凉
③窑顶平坦,便于晾晒稻米 ④院内不需要排水、储水设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但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来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①南半球 ②北半球 ③高纬度地区 ④中低纬度地区 ⑤高海拔地区 ⑥低海拔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2)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 )
A.寒冷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暖湿润
D.炎热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观察图示地球仪完成下面小题。
(1)在图中所示地球仪上,ABCD所在的大洲或大洋分别是( )
A.欧洲、大西洋、太平洋、非洲
B.亚洲、太平洋、印度洋、非洲
C.北美洲、大西洋、太平洋、南美洲
D.亚洲、印度洋、太平洋、非洲
(2)将地球仪按照地球自转方向转动,最后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 )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名称。
A板块 B板块 、 C洋 、 D洲
(2)A所在大洲与B大洲的分界线是;A所在大洲与D大洲的分界线是。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请你预测地中海的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小题。
(1)黄河中游流经的地形区,主要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2)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历史上水患严重。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治理黄河的是( )
A.加固下游河堤
B.上游地区开荒种地
C.修建水利工程
D.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