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我国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气候类型:A;C。
(2)图中箭头表示夏季风,①是风,来自印度洋;②是东南风,来自洋。
(3)由于距海洋较远和地形因素,、(填字母)两种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小。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图甲为黄土高原位置图,图乙是黄土高原自然景观图,图丙是窑洞示意图。
(1)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据图说明该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黄土高原矿产丰富,尤其煤矿、铁矿储量大,因此 (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3)黄土高原经流水长期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简要说明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R河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
(5)黄土高原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窑洞是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简要说明这种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点的纬度是 , 经度是;
B点的纬度是 , 经度是;
C点的纬度是 , 经度是。
(2)B点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东、西半球中的半球。
(3)按高、中、低纬划分,A点在 纬度,B点在 纬度。
(4)A点在B点的 方向。B点在C点的 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和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非季风区是指( )
A.冬、夏季风均难以到达的地区
B.冬、夏季风均能到达的地区
C.冬季风难以到达的地区
D.夏季风难以到达的地区
(2)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的共同特点是降水集中在( )
A.夏秋两季
B.秋冬两季
C.冬春两季
D.春夏两季
(3)四城市年降水总量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表述最佳的是( )
A.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由南向北递减
C.以银川市为中心向四周递增
D.由东向西递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地球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请根据该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对应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
七大洲:① ②南美洲 ③④欧洲⑤亚洲⑥⑦南极洲。其中,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洲是面积最小的洲是。
四大洋:A北冰洋BCD印度洋。
四大洋中,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大洋是。面积最小深度最浅的大洋是。
(2)①②两大洲的分界线为 运河,它沟通了 洋和洋。
③⑤两大洲的分界线为运河。它沟通了海和海。
(3)根据图中②③两大洲轮廓线的相似性,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假说。
(4)甲、乙两图,表示东半球的是 。
(5)根据板块构造理论,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的地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部分)”和“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部分)”,回答问题。
(1)由图中等温线的变化可推测,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2)图中A地的气温在℃以上,B地的气温在℃以下。
(3)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4)图中B地的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低1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该地联系一下世界地形图,该地主要地形区为。
(5)图中C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月,D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月。
(6)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竖版世界地图以崭新的视野展示世界.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点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2】对于ABCD四个大洲描述错误的是( )
A. A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B. B大洲全部位于热带
C. C大洲全部位于西半球D. BCD三个大洲都是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3】甲、乙、丙、丁对应的地理区域,正确的是
A. 甲-南美洲B. 乙-太平洋C. 丙-南极洲D. 丁-印度洋
【4】A和B两洲的分界线是( )
A. 白令海峡B. 苏伊士运河C. 巴拿马运河D. 马六甲海峡
【5】世界上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在( )大洲。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中学同学得知, 目前全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70 亿, 为探究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她绘制了一幅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反映人口分布特征的指标是
A. 人口数量B. 人口密度
C. 人口增长率D. 人口年龄结构
【2】从该同学所绘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A. 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
B. 澳大利亚东南部人口稀疏
C. 欧洲西部人口增长率高
D. 非洲北部人口增长率低
【3】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影响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