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继青藏铁路开通后,修建难度更大的川藏铁路已从拉萨和成都两端分别开工预计2025年全线通车。如图为进藏线路图,以及青藏线和川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1)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运输发展_____。新中国成立后相继修建了青藏、新藏等四条进藏公路,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一般来说,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的优点有_____,_____。
(2)青藏铁路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级阶梯上,途经的_____地区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游客沿途可欣赏到高原特有的动物,如_____、藏绵羊、藏山羊,以及藏羚羊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
(3)拉萨比成都海拔高,一般情况下气温约低_____℃,两地所在地形区农业差异巨大,四川盆地主要发展_____,青藏高原上主要发展_____。历史上两地通过茶马古道实现产品互通,川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会进一步加强两地联系。
(4)结合川藏线和青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描述川藏铁路沿线地形特征。_____。
【答案】滞后 运输量大 连续性强 一 三江源 牦牛 19 种植业 畜牧业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解析】
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平均海拔:4000米,是世界最高的高原。高原山地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温暖,全年干旱少雨,辐射强烈,植被较少;冬季比同纬度东部平原低18~20℃,夏季气温8~18℃,降水分配不均。
(1)青藏高原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运输发展滞后;一般来说,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的优点有运输量大,连续性强。
(2)青藏铁路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途经的三江源地区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游客沿途可欣赏到高原特有的动物,如牦牛、藏绵羊、藏山羊,以及藏羚羊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
(3)拉萨比成都海拔高,拉萨海拔是3650米,成都海拔是512米,一般情况下气温约低19℃,两地所在地形区农业差异巨大,四川盆地主要发展种植业,青藏高原上主要发展畜牧业。
(4)川藏铁路沿线经过横断山脉,该地区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球大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假设一列火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环绕赤道一圈,大约需要
A. 40小时 B. 400小时
C. 80小时 D. 800小时
【2】比较赤道半径、极半径,你会发现地球是
A. 正圆球体 B. 不规则球体
C. 天圆地方 D.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问题.
(1)如图表示的是 (东西半球、南北半球)
(2)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A C
(3)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① ②
(4)图中甲为 运河,它是 洲与 洲的分界线,乙处为 运河,它沟通了 洋与 洋
(5) D大洲有世界最大的平原,该平原人口分布 (密集或稀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水患感思”,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的是对__________________资源破坏,这种破坏对山区来说,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想尽量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对上述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我国铁路干线中,可一直通达欧洲西部,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一部分是( )
A.京包----包兰线 B、陇海----兰新线
C.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D.滨洲----滨绥线
⑵“欧亚大陆桥”在我国的东桥头堡是图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它与京广线相交的铁路枢纽是________。
⑶沿铁路线乙自南向北行,沿途可看到植被由________________林变为_________________林。
⑷沿图中铁路甲而行,所看到的景观是( )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一马平川,坦荡如砥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黑土肥沃,山环水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东、西半球的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国际上尚无划分为东、西半球的标准
B. 国际上习惯用20°E和160°W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 国际上习惯用0°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