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我国某地农业生产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读我国某地农业生产景观图,判断该地位于( )
A.黄土高原
B.大兴安岭
C.江南丘陵
D.东北平原
(2)该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及耕作制度是( )
A.小麦 一年一熟
B.小麦 两年三熟
C.水稻 一年一熟
D.水稻 一年两熟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继“单独二孩”人口政策后,再次推出“全面开放二孩”的人口政策,对我国人口发展带来的好处是( )
①减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②提高人口素质 ③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 ④改变我国人口负增长现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南方地区某中学在家乡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适合攀岩是________处;适合漂流是_________处。
(2)甲乙两地最小高差接近________米。图上甲、乙两地直线距离约为1厘米,在两地间修建缆车,已知比例尺是1:100000,则缆车线路长度至少__________千米。
(3)①河段小河的流向大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C、D两山坡更适合修建梯田的是__________坡,此地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
(5)如果在这一地区修建一个水库,请把大坝的选址在图中标注出来,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初步形成。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以京、津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材料二:环渤海地区土地面积、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表。
内容 | 土地面积 | 人口 | 国民生产总值 | 水资源 |
约占全国比例(%) | 5.4 | 17.5 | 26.2 | 3.54 |
材料三:北京市地图和环渤海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
(1)写出材料三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____山脉,C_____________海, D__________省。
(2)根据材料三分析,北京市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资源缺乏是限制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请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本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是什么?我国为解决本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工程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4)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是_______,该中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的亚洲大陆上不同位置的四个地区的气候资料图,分析这些地区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四地的气候类型:____,B___,C____,D____。
(2)A地气候与B地气候差异很大,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3)C、D两地都位于大洋沿岸,其气候的相同点是降水都集中在____,并且气温和降水的搭配都有____的特点,因而有利于农业生产;两者气温方面有明显差异,其中气温年变化较大的是____。
(4)亚洲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____,__ 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区域是地区,是①(河流)、②(河流)、澜沧江源头,有我国最大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特点是。
(2)其中河流②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它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高原。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有“”之称,最终注入海。
(3)区域C和D的分界线是(山脉)——(河流)一线,区域D耕地的主要类型是 , 主要粮食作物是。
(4)关于四大地理区域优势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A主要是煤炭和石油
B.区域B主要是石油和水能
C.区域C主要是地热能和核能
D.区域D主要是水能和有色金属
(5)B区域自然环境特点是干旱,所以该区域土地荒漠化严重,你认为解决的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香港及附近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和②分别代表的事物是( )
A.①是广州市②是京九铁路线
B.①是珠海市②是京广铁路线
C.①是深圳市②是京九铁路线
D.①是深圳市②是京广铁路线
(2)关于香港与澳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是人多地狭的地区
B.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支柱产业都是博彩业
D.都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