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说地理:请将图中分界线字母填在表中。
地理分界线 | 判断 |
我国人口分界线 | |
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 | |
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 | |
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优越性体现在
A.海陆兼备
B.面积广大
C.大部分为温带
D.气候适宜
【2】我国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位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3】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个
A.11
B.13
C.14
D.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土地类型③为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地区;土地类型④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类型与图二中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分布较吻合。
【2】滨州所在的干湿地区为_____________,这里的耕地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
【3】在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由于开垦荒地,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重现当年“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温度带来看,①区域主要分布( )。(双选)
A.亚热带
B.中温带
C.寒温带
D.热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亚洲气候图,完成下列要求。K
【1】亚洲东部、南部分别濒临___洋和___洋。
【2】亚洲东部南部自北向南依次是⑤_____气候、⑦_______气候和④_______气候。
【3】③和⑥两种气候类型有很大的差别,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4】①所在的半岛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2006~2011年中国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完成下列各题。
【1】【1】据图可知,2006年到2011年,我国人口变化的趋势是
A. 人口总量已经停止增长 B. 人口总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C. 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D. 人口总量增加,但增长速度下降
【2】【2】2016年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实施后的一段时间内,对我国人口的最大影响是
A. 平均寿命下降 B. 老龄化现象加速 C. 性别结构变化大 D. 老龄化现象趋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两大河流示意图,回答些列问题。
【1】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_________高原,东流入海。从长江干流的流向可以推断,我地势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河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填“上”“中”或“下”)游河段,其中,长江因为水能丰富,素有“”之称。
【3】下面描述属于长江的有
A.注入东海
B.我国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C.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D.有凌汛现象
【4】)长江含沙量逐年增加,反映出长江中上游地区存在严重的______________(填生态环境方面问题)问题。
【5】上图图示“地上河”问题出现在黄河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河段,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干流呈巨大的“_______”字形,曲折东流,注入_____海。
(2)黄河上、中游分界点a是______,中下游分界点b是______。
(3)黄河泥沙来自中游的________高原,当河水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著名“______”。
(4)图中①表示黄河支流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
(5)图中A、B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
其中A是______平原;图中C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山脉纵横分布,不仅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也往往是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结合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一直被视为中国南方和北方地区分界线的山脉是
A.天山
B.大兴安岭
C.秦岭
D.巫山
【2】关于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铁路穿过了④盆地
B.②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
C.③盆地l月份气温多在0°C以上
D.④平原大面积种植甘蔗和菠萝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