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关于气温变化与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低纬度高,高纬度低

同纬度地区,高山、高原气温高,平原、盆地气温低

等温线稀疏处,气温差别大

等温线密集处,气温差别大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同纬度地区,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盆地气温高;等温线稀疏处,气温差别小,等温线密集处,气温差别大。所以正确的是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一节地理课上,老师首先展示了一张图(如),并说明这是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1)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A.中国的民族分布 B.中国的地势

C.中国的温度带 D.中国的土地资源分布

材料二随后,老师又展出了一张图(如)。

(2)小明同学通过对两幅图在自主探究,发现这一分布特点产生了两个地理意义:一是有利于 深入我国内地,形成降水;二是造成我国许多大河的流向是

(3)请你在图中用“☆”符号标注三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位置

(4)通过标注,你会发现这两个水利工程位置的共同特点:都位于某一地理分界线附近,这里 大,水能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为显著的国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受图示季风的影响,我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南北温差加剧 B.南方雨季开始的时间比北方早

C.寒潮 D.北方沙尘暴现象严重

2世界上大多数的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主要的原因是我国

A.地形多样 B.气候复杂多样

C.农业历史悠久 D.河流湖泊众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的是我国糖料作物 甘蔗、甜菜)分布区,这里的主要耕地类型是_ _(水田、旱地)。

(2)B地区粮食作物以 (小麦、水稻)为主。

(3)C区域的人们住蒙古包,吃牛羊肉,这里是我国著名的 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基地。

(4)D区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这里的人们普遍牧放的牲畜是被称为高原之舟 (牦牛、骆驼)。

(5)E省区和F省区中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是 填字母)。

(6)G表示我国正在兴建的三峡水电站,其产业属于 (能源、钢铁、机械)工业。

(7)H是我国最著名的煤矿 (填矿产地名称),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是

(8)I处是我们可爱的家乡河西走廊,此处发展农业的灌溉水源是 (冰雪融水、地下水、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四种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述四种气候类型中,是热带季风气候的

A. B. C. D.

2气候的特征是

A.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B.全年高温多雨

C.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巴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 河.

(2)B是 高原.

(3)首都C:

(4)海洋D:

(5)该国重点保护的植被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

我国东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A ,C

(2)甲村要建一条从青水河取水的管道,量得管道的图上长度为1.5厘米,则管道实际长度应为__________米。

(3)某地理小组在大青山附近举行探究活动,夜晚宿营时在选择帐篷驻扎地点上,组内产生了不同意见,在A、B、C、D四处地点中,你认为应该选择__________处更合适。

(4)甲、乙两处村庄更容易受到泥石流影响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发生8.1级地震,余震100多次,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题。

此次大地震发生的原因是 ( )

A.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B.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作用

C.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D.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大洋大洲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__________洋,与其东岸相邻的大洲 C是________洲D是______洲,二者以_________运河为界。

(2)图中字母A是亚洲,B是_________洲,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