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填空。

1)化学与健康、材料:为了防治骨骼疏松,人们要摄入适量_____元素;家用保鮮膜是用_____(填: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制作而成的。

2)化学与环境、肥料:煤燃烧时排放出_____、二氧化氮会形成酸雨;硫酸铵属于_____(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3)化学与食品:酒酿造过程中发生的一步主要反应是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酒精(C2H6O)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 聚乙烯 二氧化硫 氮肥 C6H12O62C2H6O+2CO2

【解析】

1)成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聚乙烯无毒,而聚氯乙烯受热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所以家用保鮮膜是用聚乙烯塑料制作而成的。故填:钙;聚乙烯;

2)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形成酸雨;硫酸铵中只含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填:二氧化硫;氮肥;

3)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酒精(C2H6O)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2C2H6O+2CO2;故填:C6H12O62C2H6O+2CO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该工艺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2)写出变化②中N2、H2反应生成NH3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本流程中将产物NH3与N2、H2分离开来的最适宜的温度是-33.35℃。则根据下表判断,变化①将空气中N2与O2分离时最适宜的温度是________℃。变化①属于__________变化。

物质

H2

N2

O2

NH3

沸点/℃

-252

-195.8

-183

-33.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是加热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该反应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B. 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 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 氧化汞、汞和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盛有50g10%Ba(OH)2溶液的烧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如图(纵坐标表示烧杯中其他量的变化)所有有关量的变化与所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错误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甲是氧化物则丙可能是盐

B. 若甲是非金属单质则丙可能是酸

C. 若甲是非金属单质则丙可能是氧化物

D. 若甲是金属单质则丙可能是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碳酸氢镁[MgHC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该白色沉淀作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IMgOH2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MgCO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Ⅱ.MgOH2MgCO3受热均易分解,分别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Ⅲ.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变蓝。

(作出猜想)猜想一:只有MgOH2;猜想二:只有MgCO3:;猜想三:_____

(实验1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

取适量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猜想_____不成立

步骤2

另取适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无水硫酸铜的U形管

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小张查阅资料得知上述固体是碱式碳酸镁[XMgCO3yMgOH23H2O],它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

(实验2

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小张取一定量白色固体,按下图装置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并测定各生成物的质量。

1)反应结東后若没有继续通一会儿氮气就直接称量洗气瓶的质量,则测得的气体质量将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2)为测定各生成物的质量,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实验数据:加热完全后剩余固体质量3.20g;浓NaOH溶液增重2.64g;浓硫酸增重1.44g则:xy_____

(拓展延伸)

碱式碳酸镁可作阻燃剂,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选填字母)。

a生成的固体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氧气

b分解时吸热,使温度难以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生成的气体降低了可燃物周围的氧气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10g,把10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 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实验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剩余固体的质量/g

7.5

5.0

3.0

m

1)表中m的值为_____g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求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要求书写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如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4)在2017年江苏省中学化学创新实验调演中,李彬老师设计了“氢氧焰”的实验,装置如下:

利用氢气与氧气的发生装置制取并储存纯净的气体于气球中。A瓶中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B瓶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通过玻璃活塞K1、K2分别有序控制氧气和氢气的流量,先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关闭K2,打开K1,通入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观察到_________,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将燃着的木条移开,管口处无火焰。

②关闭K1,打开K2,通入氢气,将燃着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管口处有火焰。移去燃着的木条,氢气安静地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把铁片放在火焰上一段时间,铁片呈红热状;打开K1,通入氧气,铁片迅速熔断被切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黄铜是铜锌合金,可以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常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20 g样品向其中加入98 g 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0.2 g。请计算:(1)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