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冒出的黑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而不是白雾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正确,D、描述现象的时候必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7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时,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生成了什么气体?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的一种或几种,提出猜想的依据是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检验不是O2

(2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实验探究】实验开始时,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发现A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装置中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

结论: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该气体与氧化铜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思维拓展】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

注意:答对(3(4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3丙同学用砂纸将截下的一段铝丝长时间用力反复打磨,然后将打磨后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横截面处现象明显,但在铝丝表面无明显现象,请问可能的原因是

(4丁同学用试管取2ml硫酸铜溶液,向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刚开始并未发现预料中的蓝色沉淀现象,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7分)A、B、C、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D为难溶于水的蓝色固体,F为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固体,其余均为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回答:

(1)写出指定物质的化学式:D ;E

(2)写出上述关系中E转化成F的化学方程式

(3)工业上通常可用A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农业上用C物质、石灰加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在铁制容器内配制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3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1)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A装置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择图中的 (填“甲”、“乙”或“丙”)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图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②打开K1、K2、K3,通入氧气,检验氧气已充满整个装置的方法是

关闭K1、K2、K3,2天后观察到:B处铁丝表面布满铁锈,D处铁丝依然光亮,E中铁丝表面有部分铁锈。

实验结论:铁生锈主要是铁与 发生反应。

③B、E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影响铁生锈快慢的一种因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5分)碳酸钠、碳酸氢钠是中学常见的化合物。

探究一: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反应

如图所示,将两气球内的NaHCO3和Na2CO3同时倒入试管中。已知盐酸足量,且装置气密性良好。

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俗名是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NaHCO3Na2CO3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任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已知NaHCO3、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4、106,通过计算:实验结束后, (填“A”或“B”)试管的气球更大。

探究二:碳酸氢钠、碳酸钠固体与酸反应的热效应

【发现问题】在探究一实验过程中用手触摸试管,发现盛NaHCO3的试管温度降低,而盛Na2CO3的试管温度升高。

猜想与推测】甲同学由此推测:NaHCO3和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Na2CO3和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

实验与数据】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测不妥,通过以下多次实验后取平均值数据记录如下

步骤①

步骤②

步骤③

步骤④

步骤⑤

测量10mL水温/℃

加入物质0.5 g

溶解后测量溶液温度t1/℃

静置一段时间后测量溶液温度t2/℃

加入20%盐酸10 mL反应后测量溶液温度t3/℃

20

NaHCO3

18.5

20.0

20.8

20

Na2CO3

23.3

20.0

23.7

【分析与结论】

(1)由步骤①~③比较得到的结论

(2)由步骤④~⑤比较得到的结论是:

(3)结合上面探究活动,你认为甲同学推测的不妥之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A、B、C三个烧杯中都盛有50g其中A、C烧杯中水温为10℃,B烧杯中水温为30℃,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向三杯水中分别加入甲、乙两物质各10g,充分搅拌后所得现象如下图所示,根据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图像。试回答:

1若要将B烧杯中的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还需要加入甲 克。

2其它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30"C时,C烧杯中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10时,以上A、C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关系为A C填“=”或“>”、“<”,下同。若其他条件不变,将温度升高,则A、C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关系为A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 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 熄灭酒精灯; f 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bacdfe Babcdef Cbacdef Dabcd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仪器不宜用来加热的容器是

A.试管 B.量筒 C.燃烧匙 D.烧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