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对于化学反应:4P+5O2 2P2O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③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A. ①②⑥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答案】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是正确的叙述;②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是错误的叙述,分子数目变化了;③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是正确的叙述;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是正确的叙述;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是正确的叙述;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是错误的叙述,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答案选择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某无色液体A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会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C;取淡黄色固体D点燃放入C中,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

请你推断(用化学式填空)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B.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C. 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空气 D. 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请根据如图回答以下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2)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 (填字母).

3)某同学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末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石墨作电极主要是利用其稳定性

B.一氧化碳作燃料主要是利用其可燃性

C.碳酸氢钠作发酵粉主要是利用其碱性

D.氯化钠作调味剂主要是利用其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NO3 NaCl NaOH B.KOH Na2CO3 CaCl2

C.NaNO3 NaOH CuCl2 D.NaOH BaCl2 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在空气中的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①市场上销售的咸菜干.酱牛肉.咸水鸭等食品都采用真空包装,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使大多数微生物因缺少________而停止繁殖,同时防止食品发生_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而变质.还可以充入某种保护气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例如薯条等小食品充入________气.

②为纪念人类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50周年,中国登山协会业余登山 2003521日再次登顶成功.登山队必备的物品之一是氧气瓶,此时氧气的作用是________,燃料燃烧也需要氧气,这是利用了氧气________的性质.

③用结构示意图表示Cl的核外电子排布________

④矿泉水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淡水资源有限,我们需要节约用水,如图中表示节水标志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 (填相等不相等).

2t2时,甲和乙饱和溶液各100g,两种溶液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_____乙(填“=”).

3)将t2℃时,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