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C.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

A、分子和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如: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铜是由铜原子构成。所以此项错误;

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如:氧原子即可以构成氧气分子也可以构成臭氧分子。所以此项正确;

C、分子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质量。如氦原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为4)就大于氢分子的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为2)。所以此项错误;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可能变化。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2H2O 反应前分子数目是3个,反应后变为2个,分子数目发生了改变;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 反应前分子数目是2个,反应后仍为2个,分子数目没有改变。所以此项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要用到一些仪器而且要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实验,在横线上填写仪器名称或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1)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______

2)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会导致_______________

3)在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如果弹簧夹未夹紧,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

4)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的孔里,应先将玻璃管口______

5)取一定质量固体药品需要用_______,取一定体积液体药品要用到_______.(填仪器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石榴皮中含有一种叫做N-甲基异石榴皮碱(C9H17NO)的物质。请根据石榴皮碱的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由____元素组成,其的一个分子中碳、氢、氮、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

2)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列出计算式)________________CHNO的质量比为(列出计算式)_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下同)

31.55g该物质中含有的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据此回答:

(1)图中A端为电源的____(填“正”或“负”)极;

(2)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

(3)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在反应变化前后没有改变的微粒是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①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结果偏大,下列原因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 红磷过量 B 装置气密性不好 C 将燃着的红磷缓慢伸入瓶内

D 未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E 瓶内预先装了少量水

(2)用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2Na2S4+O2+2H2O=8S+4NaOH(氢氧化钠)。小资料:四硫化钠(Na2S4)与氧气、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固体硫(S)和易溶于水的氢氧化钠。

(实验过程):

①取足量的四硫化钠固体加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的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1所示)

②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2所示),拔下橡胶塞,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转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理论上h2:h1=______

③按照①和②再重复实验2次、3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第三次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④若该实验中实际消耗的Na2S4质量为10g,则理论上生成的硫的质量为______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气_____

2)某气体在空气中占21%(体积分数),表示出它的2个分子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_____

4)氧化铝中铝显+3_____

5)硝酸根离子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EF是常见的液体,C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试推断:

1)写出物质的名称:B_____F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的符号表达式:_____

3)上述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填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研究稀土理论,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下图是稀土元素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

B.钇元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钇元素原子的中子数是50

D.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l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

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发生了改变;

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_____,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_____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_____

猜想不成立;

猜想成立。

2)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反应式为_____

(实验拓展):

3)某同学想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铜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他需要对某些变量进行控制,其中包括有:_____。(至少三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