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氧化铁-----FeO B两个氧原子-----O2

C四个铵根离子-----4NH3+ D三个氮分子-----3N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中表示的是氧化亚铁,B不能表示两个氧原子;C四个铵根离子是4NH4+。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族馆中,表演者常常携带氧气瓶在水中与鱼“共舞”。大量的氧气能被压缩在氧气瓶中说明

A、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B、氧分子可以再分

C、氧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D、氧分子之间有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 B.食物腐败 C.钢铁生锈 D.河水结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是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下图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周建议用图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施建议让炭粉稍稍过量,这样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思考】

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拓展延伸】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___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酒糟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l~2 s后取出,

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

(1)写出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

【定量研究】乙和丙两位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右表所示。

(3)由右表得出结论: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4)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

(5)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反应原理如下:(1)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2NaHCO3 Na2CO3+CO2↑+H2O。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错误的是

A.用食盐制纯碱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

B.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C.(1)中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D.碳酸氢钠比碳酸钠受热更易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含氯的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是

ACl2 BCa(ClO)2 CKClO3 DAl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依据右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K1、K2均关闭)回答问题:

(1)打开K1,待液体全部流下,立即关闭K1,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充分反应后,打开K1和K2,使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

①若锥形瓶中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②若锥形瓶中无现象,则其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