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0?大连一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铜质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铜有优良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用生铁制铁锅主要是利用了铁的传热性,属于物理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用铝粉喷刷铁管,主要是利用了铝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的薄膜,耐腐蚀,属于化学性质.故C符合题意;
D、伍德合金制保险丝主要是利用了伍德合金的熔点低,属于物理性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0?大连一模)海水中含有多种无机盐,海水蒸发得到的粗盐中可能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镁、硫酸钙等杂质.根据表1、表2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表1:海水中的主要成分
成分 硫酸根
浓度mg/L 10500 380 400 1350 19000 885
表2:几种盐的溶解度(10℃)
氯化钠 氯化镁 氯化钙 硫酸镁 硫酸钙
溶解度g 36 25.0 32.9 15.0 0.15
海水蒸发时各种盐依次结晶析出,最先析出的是
硫酸钙
硫酸钙
,其次析出的是
硫酸镁
硫酸镁
,原因是:
在这五种物质中硫酸钙的溶解度最小,其次是硫酸镁.
在这五种物质中硫酸钙的溶解度最小,其次是硫酸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0?大连一模)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制取气体.
(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字,下同母)
A
A
,收集装置可以选D或
C
C

(2)某同学想要收集一瓶混合气体,其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50%.在集气瓶内装半瓶水,盖上玻璃片,倒放水槽中,收集氧气.当水排空时,停止通气,盖上玻璃片,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此实验能否达到其目的?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0?大连一模)某班同学利用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碳酸钙.
(1)实验结束后,相邻两个实验小组将滤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结果有的废液缸中出现浑浊,有的废液缸中没有出现浑浊.出现浑浊的原因是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没有浑浊的废液成分可能是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或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或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2)如何将全班的废液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设计实验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0?大连一模)活动与探究:久置的镁条、镁粉表面的灰黑色物质是什么?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镁固体均为白色,氮化镁是黄色固体.灰黑色的物质是碱式碳酸镁.
(1)利用酸与碳酸盐反应检验碳酸根
①选择试剂,最好不用盐酸,理由是
容易使产生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容易使产生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②实验:
实验一:取一小段久置镁条放入试管,加适量稀硫酸,塞上带单孔赛的导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不浑浊.改用镁粉重复上述实验,石灰水仍不浑浊.分析原因继续实验.
实验二:实验过程如下:
③分析:在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前提下,实验一中澄清的石灰水不浑浊的原因.
(2)加热检验氢氧根.
如图2装置,加热久置镁粉,十几秒后,试管内壁出现水珠;一分钟后,镁粉“噗”的燃烧起来,瞬间反应停止.试管中残留的白色固体,试管壁上粘附黑色固体.冷却,加入足量稀硫酸,白色固体溶解,黑色固体不溶.推测燃烧产生黑色物质是
,设计实验验证,写出实验操作和预期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0?大连一模)某加钙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如图:为测定此加钙食盐中钙的含量,取10g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生成0.11g二氧化碳(假设无损失).计算并回答问题.
(1)10g样品中含多少克碳酸钙?
(2)此加钙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3)判断包装袋上标示的钙的含量是否属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