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
B.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C.H2S中的“2”表示硫化氢中含有2个硫原子
D.S2-中的“2”表示-2价的硫元素

分析 根据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进行解答.

解答 解:A、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2Cu中的“2”表示2个铜原子,故错误;
B、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正确;
C、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H2S中的“2”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错误;
D、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S2-中的“2”表示每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题目较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这种元素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是(  )
A.MgB.H2C.OD.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将15克碳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放入100克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4.4克.
求 (1)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
(2)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化学方程式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Fe+CuSO4═Cu+FeSO4B.4Fe+3O2$\frac{\underline{\;点燃\;}}{\;}$2Fe3O4
C.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D.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锌与盐酸(HCl)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实验室里用6.5克锌与足量盐酸反应,可以制得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选用容积为5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选用50mL的注射器(开始时活塞处于20mL刻度处)来测量磷燃烧时所消耗氧气的体积.
I.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连接好仪器.
③夹紧弹簧夹,加热白磷,观察现象.
④等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II.实验现象记录:
(1)在步骤③中加热时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2)在步骤④中待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活塞慢慢向左移动(填“左”或“右”),最终停在约10mL刻度处(取整数值).
Ⅲ.实验结论:氧气占空气的体积分数约为$\frac{1}{5}$(或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请根据如图中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l)在t1℃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2)t2℃时,100g水中溶解25gA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3)将t2℃时,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加入水(或升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装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酚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现象:蒸馏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2)如图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现象:酚酞试液变红,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  置于大烧杯外(如右图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B烧杯的酚酞溶液不变红
这一现象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图1是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该实验现象为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CO2+Ca(OH)2=CaCO3↓+H2O.
(2)当观察到现象为A装置竖直放置的试管内导管口不再有气泡冒出,说明木炭和氧化铜粉末已经完全反应了.图1装置中酒精灯上罩一个铁丝见网的作用是提高了火焰的温度.
(3)同学们按图2装置进行实验,将mg的木炭点燃后放入装有ng氧气的集气瓶中,若要使木炭燃烧熄灭后,集气瓶内存在两种不同气体. $\frac{m}{n}$ 的值为$\frac{24}{32}$>$\frac{m}{n}$$>\frac{12}{32}$.若集气瓶中存在的气体有一种是CO,请写出木炭燃烧生成CO化学反应方程式2C+O2$\frac{\underline{\;点燃\;}}{\;}$2CO.
(4)通过上述实验总结碳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