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6分)在高效复习课堂中,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 四种物质的溶液对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
【知识回放】
通过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我能写出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⑴一个中和反应 ;
⑵一个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
【挖掘实质】
⑴图38-1是HCl和NaOH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示意图,小丽发现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以此类推硝酸钡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⑵图38-2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
H+ + OH-= H2O
我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发生反应时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实质 。
【实践运用】
⑴通过上述探究发现,在溶液中H+和OH-不能大量共存,我还发现在溶液中
(填离子符号,下同)也不能大量共存。
⑵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色溶液。经测定,该溶液显酸性。则在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
39. 【题文】(4分)家庭食用面碱(主要成分为Na2CO3)中往往混有少量NaCl。李童同学为测定食用面碱中碳酸钠的含量,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称取面碱样品3.4g于烧杯中,加入20mL水,搅拌至样品全部溶解;
②向其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为止;
③过滤并将所得沉淀干燥后,称得质量为3.0g(不考虑操作中的质量损失)。
请计算:食用面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6分)在高效复习课堂中,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 四种物质的溶液对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
【知识回放】
通过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我能写出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⑴一个中和反应 ;
⑵一个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
【挖掘实质】
⑴图38-1是HCl和NaOH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示意图,小丽发现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以此类推硝酸钡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⑵图38-2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
H+ + OH-= H2O
我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发生反应时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实质 。
【实践运用】
⑴通过上述探究发现,在溶液中H+和OH-不能大量共存,我还发现在溶液中
(填离子符号,下同)也不能大量共存。
⑵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色溶液。经测定,该溶液显酸性。则在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
39. 【题文】(4分)家庭食用面碱(主要成分为Na2CO3)中往往混有少量NaCl。李童同学为测定食用面碱中碳酸钠的含量,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称取面碱样品3.4g于烧杯中,加入20mL水,搅拌至样品全部溶解;
②向其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为止;
③过滤并将所得沉淀干燥后,称得质量为3.0g(不考虑操作中的质量损失)。
请计算:食用面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徐州市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分)在高效复习课堂中,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 四种物质的溶液对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
【知识回放】
通过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我能写出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⑴一个中和反应 ;
⑵一个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
【挖掘实质】
⑴图38-1是HCl和NaOH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示意图,小丽发现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以此类推硝酸钡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⑵图38-2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
H+ + OH- = H2O
我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发生反应时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实质 。
【实践运用】
⑴通过上述探究发现,在溶液中H+和OH-不能大量共存,我还发现在溶液中
(填离子符号,下同)也不能大量共存。
⑵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色溶液。经测定,该溶液显酸性。则在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
39. 【题文】(4分)家庭食用面碱(主要成分为Na2CO3)中往往混有少量NaCl。李童同学为测定食用面碱中碳酸钠的含量,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称取面碱样品3.4g于烧杯中,加入20mL水,搅拌至样品全部溶解;
②向其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为止;
③过滤并将所得沉淀干燥后,称得质量为3.0g(不考虑操作中的质量损失)。
请计算:食用面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2011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初三下学期第九周模拟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分)小华是个非常爱动脑的同学,做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时,小华观察得非常仔细,以下是他们小组观察、记录并思考的一些问题:
(1)电解水时,通常要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目的是 ▲ 。
(2)经过溶液的学习后,小华明白了不是所有的溶液都能导电的道理,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能导电的是( ▲ )
A.蔗糖 B.植物油 C.高锰酸钾 D.碳酸钠
(3)溶液能否导电是由溶质在溶剂中分散的微粒不同而决定的,能导电的溶液是因为这些溶液中溶质以 ▲ (填“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这类物质在溶剂中的分散过程可简捷地用电离方程式来表示,如硫酸在水中的分散过程可简捷地用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米表示,那么氢氧化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 ▲ 。
(4)若某氢氧化钠溶液中钠离子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1:20,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不要求计算过程)
(5)做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时,小华不仅看到灯泡亮了,还观察到与电解水相似的现象:两根石墨电极上都出现了气泡。这激发了小华探究气泡成分的欲望。请你一起参与小华的探究活动吧!
【提出问题】氯化钠溶液通电时石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Cl2。
【提出假设】假设1: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氯气;
假设2: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氧气和氯气;
假设3: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以上假设的依据是 ▲ 。
【设计实验】小红决定用电解水的装置重做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进行实验】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分别收集氯化钠溶液通电
时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收集证据】观察气体颜色,刚燃着的木条检验收集到的无色气体,
发现氯化钠溶液在通电条件下产生了两种气体。
【实验分析】若一支试管中收集剑的气体为黄绿色,另一支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则假设 ▲ 成立:若两支试管内收集到了两种不同的无色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实验证明假设l成立,并且氯化钠溶液通电时还生成了氢氧化钠,请写出氯化钠溶液通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___。
【反思与评价】联想电解水的实验,你认为在电解水时 ▲ (填“可以”或“不可以”)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溶液,原因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2011学年安徽省安庆市中考模拟考试(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分)在高效复习课堂中,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 四种物质的溶液对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
【知识回放】
通过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我能写出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⑴一个中和反应 ;
⑵一个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
【挖掘实质】
⑴图38-1是HCl和NaOH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示意图,小丽发现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以此类推硝酸钡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⑵图38-2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
H+ + OH- = H2O
我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发生反应时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实质 。
【实践运用】
⑴通过上述探究发现,在溶液中H+和OH-不能大量共存,我还发现在溶液中
(填离子符号,下同)也不能大量共存。
⑵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色溶液。经测定,该溶液显酸性。则在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
39. 【题文】(4分)家庭食用面碱(主要成分为Na2CO3)中往往混有少量NaCl。李童同学为测定食用面碱中碳酸钠的含量,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称取面碱样品3.4g于烧杯中,加入20mL水,搅拌至样品全部溶解;
②向其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为止;
③过滤并将所得沉淀干燥后,称得质量为3.0g(不考虑操作中的质量损失)。
请计算:食用面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