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用点燃丝线的方法鉴别羊绒和化纤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C.用K2CO3溶液鉴别K2SO4和CaCl2溶液

D.用水鉴别Ca(OH)2固体和氧化钙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用燃着的木条无法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因为二者均能该使得木条熄灭。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冰水混合物 B. 空气 C. 氧气 D. 氯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刚同学用pH试纸测得家庭常用洗涤剂的pH如下表所示,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物质

厕所清洁剂

洗发精

洗衣液

厨房清洁剂

pH

1

8

10

13

A.厕所清洁剂 B.洗发精 C.洗衣液 D.厨房清洁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有以下操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游码 D.添加砝码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下表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所含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氧化铜

氯化钠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二氧化硫

水蒸气

通过盛有烧碱的干燥管

C

硫酸钠溶液

稀硫酸

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

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点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t1时,100g水中溶解20g甲,溶液刚好饱和;那么,t1时,200g水中溶解 g乙,溶液达到饱和。

(2)t2时,比较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3)t1时,若要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只写一种)

(4)若将t1 0C 时的甲物质的饱和溶液200克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400克分别升温到t2 0C (不考虑水分蒸发)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根据下列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双孔)

(1)上图A、B、C、D中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填写仪器名称)。

(2) 实验室制取CO2,可选用装置 。(填写装置序号)
(3)小明拟选用仪器C、D、F、G、H设计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他还需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该方法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K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过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利用图中所给药品和他们一起进行研究。

(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3)实验后某试管底部有蓝色絮状沉淀,继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振荡后沉淀消失。

(4)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5)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只产生气泡。那么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6)实验结束时,他们将实验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后,他们猜想最终的废液可能呈酸性。为了验证猜想,利用上述实验中未涉及到的酸的化学性质,另选药品进行实验:取少量废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 ,观察现象,证明最终的废液呈酸性。实验后为了避免废液造成不良后果 ,他们对废液进行了恰当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生态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宗旨的是

A.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

B.鼓励燃煤发电,保障电力供应

C.禁止秸杆燃烧,减轻雾霾影响

D.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