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钪可用于制作特种玻璃及轻质耐高温合金等,钪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序数为21 B. 属于非金属元素

C.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3 D. 相对原子质量为44.96g

【答案】A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1,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1,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钪,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1,表示原子序数为2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1,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4.9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甲、乙图示和相关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铝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填“延展性”或“导电性”)。

(3)图乙表示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铝丝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红色物质是_____(写化学式),由此实验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铝_____铜(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验证“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认真查阅资料并做出以下准备。

资科准备:

I.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II.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原理2NH3+3CuO3Cu+N2+3H2O

实验准备:

请回答:

①为达成“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目的,装置A、B、D、E的正确连接顺序________(填序号);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③装置B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装置E的作用_____________

④装置A产生的气体通人装置C中,石蕊试液浸泡的纸花变监色,原因是________

(2)小凡同学利用氯化钡和氢氧化钠两种试剂,从硫酸钠、硫酸镁和氯化镁三瓶未贴标签的无色溶液中鉴别出硫酸镁溶液,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请你补齐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三支持净试管,分别倒入三种无色溶液,然后滴加_________,振荡,观察现象;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3)M、N分别是乙溶液t3℃时的两种状态,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

M________N(填“=”、“<”“>”);

(4)若将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时,一定会发生改变的是______(填序号);

A.溶解度 B.溶质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5)现将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t1℃,则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____(填”、“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装置图,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双氧水制取O2的发生装置选_______________

(4)为了收集较纯净的O2时应选用___________装置。

(5)实验室常用固体石灰石与稀盐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是无色无味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则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用图_________,收集装置选用图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亲身体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感受了化学的无穷魅力.小强在回顾整理下列实验中提炼了许多探究的方法.

实验一、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如图)

实验现象:________

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要“观察”它的运动可以设计实验,通过宏观的现象来间接认识.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取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进行下图所示实验)

实验现象:(Ⅰ)、(Ⅳ)中的小花变红.

设计(Ⅱ)、(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设计分析________ (填“A”或“B”或“C”),获得结论.

A.仅一个单因素的实验B.有多种因素的对比实验C.用前面实验的生成物继续实验

实验三、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实验如下表所示)

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

取两个等体积的软塑料瓶,充满二氧化碳,然后________

  .

  ________

2

先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

中,然后________

  ________

我认为方案1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 ,方案2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

小结:上述三个实验告诉我们:当某些化学反应现象不明显或不足以说明问题时,要千方百计通过设计出具有明显现象的实验,来准确推知和认识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__
2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氧化物__.
35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
4硫酸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和Y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Z,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X的化学式为C2H4 B. 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C. Y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2:1 D. Z可作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氧原子,“〇”表示氢原子

1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从微观角度看,物质B是由 构成的选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4参加反应的A与B的微粒个数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