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及用量 | 操作方法 |
A | CO | CO2 | 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 洗气 |
B | KCl溶液 | K2SO4 | 适量Ba(N03)2溶液 | 过滤 |
C | CaO | CaCO3 | 无 | 高温煅烧 |
D | 硝酸钾溶液 | 硫酸钾 | 适量硝酸钡溶液 | 过滤 |
B
解析试题分析:物质的除杂有2个原则:1、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方法只能除去杂质,2、在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方法既可以物理手段也可以采用化学方法,A、除去CO中CO2,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2NaOH + CO2 ="=" Na2CO3 + H2O,除去了CO2,再通过浓硫酸,即可得到干燥、纯净的CO,,正确,B、除去KCl溶液中的K2SO4,加入适量Ba(N03)2溶液,发生反应:Ba(NO3)2+K2SO4==BaSO4↓+2KNO3,虽然能除去Ba(N03)2,但引入了新的杂质KNO3,错误,C、除去CaO中的CaCO3,直接高温煅烧,CaCO3分解,得到CaO,正确,D、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硫酸钾,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发生反应:Ba(NO3)2+K2SO4==BaSO4↓+2KNO3,能除去,正确,故选B
考点:物质的除杂和分离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装置图用序号表示):
(1)双氧水(H2O2)是一种无色液体,可发生如下反应:2H2O22H2O + O2↑,在实验室利用此反应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生成的气体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和水蒸气,C装置用于除掉水蒸气,可选用 做干燥剂(填名称)。利用D装置除掉氯化氢时,选择的试剂是饱和NaHCO3溶液,已知NaHCO3与HCl反应生成NaCl、H2O、CO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按发生、净化和收集的顺序进行连接,生成的气体通过净化装置导管口的先后顺序是 (填导管接口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CO2(HCl):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干燥 |
B.CuO(炭粉):混合物中滴加稀盐酸后过滤、烘干 |
C.NaCl溶液(CaCl2):混合物中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后过滤 |
D.NaOH溶液(Na2CO3):混合物中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后过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下列实验方案中,均选用 BaCl2 溶液做试剂,其中不合理的是
A.除去稀盐酸中混有的少量稀硫酸 | B.区分 CO2气体和 HCl 气体 |
C.除去 NaCl 中混有的杂质 Na2CO3 | D.鉴别 AgNO3溶液和 NaCl 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用括号内物质不能一次性区别开下列各组物质的是
A.NH4NO3、CaCO3、KCl 三种固体(水) |
B.CaCl2、Na2CO3、K2SO4三种溶液 〔Ba(OH)2溶液〕 |
C.Cu、Fe、CuO三种固体(稀盐酸) |
D.MgCl2、NaNO3、K2CO3三种溶液 〔Ca(OH)2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方法、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方法 | 现象 | 结论 |
A | 用pH试纸测肥皂液的酸碱性 | 试纸变黄(pH<7) | 肥皂液呈酸性 |
B | 铜丝放入稀硝酸中 | 有气泡产生 | 铜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气 |
C | 燃烧法测定纤维种类 | 烧毛发的气味 | 该纤维是棉纤维 |
D | 蓝墨水滴入盛有水的水杯中 | 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蓝 |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
A.CO2(CO)——通入氧气中点燃 |
B.SO2(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C.FeSO4溶液(CuSO4)——加过量的锌粉,过滤 |
D.NaCl溶液(NaHCO3)——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区别NaOH、Na2CO3两种固体 |
B.除去NaCl中的Ca2+和SO42-,可以先加入过量的Na2CO3,再加入过量的BaCl2 |
C.用稀硫酸除去Ca(OH)2中的CaCO3 |
D.可以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