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物质的变化,必须是通过加入盐的溶液一步实现的是            (      )

  A.CuO→CuCl2    B.K2C03→KCI

  C.CaC03→CaCl2    D.Mg(OH)2→MgCl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5、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搭载着神舟七号飞船的“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顺利升空.27日16时41分至17时,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行走.28日17时30分左右飞船顺利的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这是我国航天领域又一次重大突破.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1-8小题:
(1)“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在升空时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A.火箭点火     B.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     C.隔热材料脱落     D.整流罩脱落
(2)“神州七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在该过程中NiFe2O4
C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
(3)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4)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在返回地面时会和空气剧烈摩擦产生2000℃以上的高温,为了保证宇航员的生命安全,返回舱的舱壁必须具有
ABC
性质.
A.耐高温            B.能阻燃             C.隔热
(5)宇航员舱外服实际上是个独立的狭小空间,废气处理系统保障着宇航员的生命.第一步让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一个装有活性炭的滤网除去臭气,这一过程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
性;第二步,再用氢氧化锂(LiOH)作吸收剂除去二氧化碳(CO2),并生成碳酸锂和水,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LiOH+CO2=Li2CO3+H2O

(6)下一步我国的目标是登陆月球.月球是从哪里来的?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现在关于月球的起源有许多假说,其中最具有影响之一的是“同源说”,意为地球与月球是同一来源.当宇航员脚踏月面,全面分析月壤成分时,这一问题定会迎刃而解了.下列说法支持“同源说”的是
D

A、月球上也有火山存在    B、月球是围绕地球转动的卫星
C、月球与地球一样含有种类繁多的化合物
D、月球所含的元素种类和质量分数与地球相近
(7)最近科学家经过确认,存在一种化学式为N5的分子,这一发现可能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我国未来发射火箭的一种新型燃料,下列关于N5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N5是一种化合物         B.N5分子是由氮元素组成的
C.N5中氮元素显零价       D.N5这种物质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IYC2011),其宗旨是“增进公众对化学重要性的认识,鼓励青年人热爱化学,学习和研究化学”.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课本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作了绿色化改进后制取单质铁(K1,K2是活塞):
(1)关闭K1、开启K2,可以验证CO还原Fe2O3的产物.

①这是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须对装置进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②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
 高温 
.
 
2Fe+3CO2
Fe2O3+3CO
 高温 
.
 
2Fe+3CO2

③在f处点燃气体的目的是
点燃多余的一氧化碳,避免污染空气
点燃多余的一氧化碳,避免污染空气

(2)关闭K2,开启K1,可以将e口出来的气体再从a通入装置而循环使用.
①d瓶中应装
D
D
(填序号).
A.澄清石灰水    B.水    C.石蕊溶液    D.浓硫酸
②该实验这样改进的主要优点是
减少碳的排放,提高原料利用率
减少碳的排放,提高原料利用率

(3)小刚用一种不纯的氧化铁粉末样品(杂质为铁粉),通过该实验测定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小刚称取10g样品,利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相关实验数据见下表:(玻璃管内的物质完全反应)
编号 称量物 反应前 反映后
硬质玻璃管及所盛固体总质量 76.2g 73.8g
C装置总质量 153.7g 160.3g
①由上表数据可分析出,反应后硬质玻璃管及所盛固体总质量减少的是
氧元素
氧元素
的质量.
②请依据c装置总质量变化的数据,计算出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x
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60.3g-153.7g=6.6g
3CO+Fe2O3
 高温 
.
 
2Fe+3CO2
160 132
x 6.6g
160
132
=
X
6.6g
x=8g
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8g
10g
×100%=80%
答: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60.3g-153.7g=6.6g
3CO+Fe2O3
 高温 
.
 
2Fe+3CO2
160 132
x 6.6g
160
132
=
X
6.6g
x=8g
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8g
10g
×100%=80%
答: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物质的构成与变化,现有以下5个变化:
①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②给水通直流电;   ③锌加入稀硫酸溶液中;     ④氢氧化钠溶液跟稀盐酸混合;
⑤冷却硝酸钾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化学变化的规律始终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上述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变化的代号,下同)
①②③④
①②③④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在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
.将化学反应分为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依据是
化合反应的反应物可以是单质或化合物,生成物必须是化合物;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必须是化合物生成物可以是单质或化合物;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属于两种化合物.
化合反应的反应物可以是单质或化合物,生成物必须是化合物;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必须是化合物生成物可以是单质或化合物;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属于两种化合物.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类别(或: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组成)
(3)我们知道,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或微粒重新排列组合,宏观上表现为生成了新的物质.在反应①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
H2、O2
H2、O2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
Zn+H2SO4═ZnSO4+H2
,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应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
Zn、H+
Zn、H+
微粒的转化过程是
Zn+2H+═Zn2++H2
Zn+2H+═Zn2++H2
.锌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锌离子,氢离子得到电子变成氢原子,两个氢原子结合生成一个氢分子.在反应④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反应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的符号)
H+、OH-
H+、OH-

(4)根据化学反应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上述化学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
精英家教网
实验①: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再称量
实验②: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再称量.
(化学方程式是:Zn+2HCl=ZnCl2+H2↑)
实验③: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的锥形瓶中,并在锥形瓶口塞上橡皮塞,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过一会再称量.化学方程式是:CuSO4+2NaOH=Cu(OH)2↓+Na2SO4
他们得到三次实验的数据见下表:
编号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反应前/g 4.8 112.6 118.4
反应后/g 8.0 112.4 118.4
(1)在实验①中反应后的质量比反应前明显增加了,请解释原因:
 

(2)由上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实验①中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实验②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3)在上述三个实验中都
 
(填“遵循”或者“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只有实验
 
能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总质量关系,因此,用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总质量关系时,当有
 
时,必须在
 
进行.
(4)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因:
 

(5)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物质的体积    ⑦物质的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