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7、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
石灰石(或大理石)
;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铁网被腐蚀,制得的CO2气体中混有H2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Fe+2HCl═FeCl2+H2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导致瓶内压强减小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内压强减小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把瓶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对比实验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
稀盐酸
,观察到
有气泡产生
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分析:抓住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和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解答:解:(1)在实验室中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不能将实验中的铜网换成铁网,是因为铁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答案为:大理石(或石灰石),铁网被腐蚀,制得的CO2气体中混有H2,Fe+2HCl═FeCl2+H2
(2)由于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从而导致瓶内压强减小,因此瓶子变瘪或出现瓶吞鸡蛋现象,但二氧化碳也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内压强减小,因此小虎的实验就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为了使实验有足够的说服力,因此可以做对照实验,把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为了证明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除了设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实验外,也可以证明有新物质生成,即证明碳酸钠的生成,故答案为:①氢氧化钠溶液能与CO2发生反应,瓶内气压减小;CO2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内气压减小;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对比实验,②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或加氯化钙溶液有沉淀生成等)
点评:主要考查了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和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6、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
大理石
;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铁网被腐蚀,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氢气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Fe+2HCl═Fe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0?白下区一模)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
①关闭弹簧夹,将干燥管小头向下垂直放人盛有水的烧杯中,若观察到
无水进入干燥管
无水进入干燥管
,则表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请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③用该装置制取CO2的优点是
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④不能用铁网代替铜网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Fe+2HCl=FeCl2+H2
Fe+2HCl=FeCl2+H2

(2)该兴趣小组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雯认为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CO2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内气压降低
CO2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内气压降低

小明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请简述实验方法:
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同样的实验,看现象是否有差别
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同样的实验,看现象是否有差别

②小强取少量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一定量
稀盐酸
稀盐酸
,观察到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
大理石(或石灰石)
大理石(或石灰石)
;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铁网被腐蚀,制得的CO2气体中混有H2
铁网被腐蚀,制得的CO2气体中混有H2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Fe+2HCl=FeCl2+H2
Fe+2HCl=FeCl2+H2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1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1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氢氧化钠溶液能与CO2发生反应,瓶内气压降低.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CO2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内气压降低;
CO2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内气压降低;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同样的实验,看现象是否有差别.
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同样的实验,看现象是否有差别.

(3)该兴趣小组同学还发现长久使用的热水瓶底部有一层水垢,其主要成分是CaCO3,和稀盐酸反应也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取200g水垢,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同时测量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质量,结果如下表:
时间/min 1 2 3 4 5
质量/g 30 50 60 66 66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4分钟后,产生的CO2不再增加,说明水垢中CaCO3
  (填已或未)反应完全?
②该200g水垢中CaCO3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1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
大理石
大理石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写出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Ca(OH)2+CO2=CaCO3↓+H2O

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2所示.实验现象.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出现类似现象
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出现类似现象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
稀盐酸
稀盐酸
,观察到
生成气泡
生成气泡
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写出塑料瓶中先后发生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