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A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为B、C两种气体,将点燃的硫磺放在B中,燃烧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将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生成A和E,由此推断各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 E.______
将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生成A和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作为防腐剂而应用在肉质食品里的亚硝酸钠(NaNO2)一直被认为是致癌物,但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却发现,这种致癌物能制作成药物,用来治疗镰状细胞血症和心脏病等多种疾病,这一发现令人瞠目结舌。关于亚硝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亚硝酸钠是氧化物
B. 亚硝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3%
C. 亚硝酸钠由3个元素构成
D. 亚硝酸钠中钠、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
(1)氧化汞分子_____;
(2)带正电的原子团_____;
(3)Mg2+中“2”的含义______;
(4)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碳的氧化物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
干冰由碳、氧 2 种元素组成,碳、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
(2)认识物质的性质
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1所示),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若要使棉芯下半段立即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_____;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3)认识物质的制法
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图2所示).若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认识物质的用途
①合理使用二氧化碳为人类造福。请举二氧化碳用途一例:_____。
②控制条件获取所需物质。反应物相同,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请举一例: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装置D中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_____。
(3)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________(填“c端”或“d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用语填空
(1)碳酸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硝酸铵中的阴离子是_________;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4)镁离子____________;
(5)硫化钠中硫的化合价__________;
(6)氧化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B.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C.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D. 食物变质食物中的分子种类不变,但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的屠呦呦,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人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青蒿素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B. 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C. 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
D. 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下图所示实验中都用到水。
图一 | 图二 | 图三 | 图四 |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 图1实验相关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b管内的气体可作燃料
C. 图2实验盖上瓶盖振荡后软塑料瓶变瘪,所得液体的pH小于7
D. 图3、图4实验加入适量水后都放热,所得液体均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