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许多科学发现从重视微小差异开始。科学家瑞利和拉姆塞正是重视氮气密度的微小差异,才最终发现了稀有气体氩气。

材料一:1892年瑞利发现,在相同条件下,由空气中除去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灰尘后获得的氮气,其密度为1.2572克/升;由含氮化合物反应并除去水蒸气后获得的氮气(NH4NO2==N2↑+2H2O),其密度为1.2505克/升,两者密度差值虽小;却完全超出了实验误差范围。

材料二:1894年4月瑞利和拉姆塞开始用如图装置进行“清除空气中氮气”的实验研究:在倒立圆底烧瓶内引入两根金属导线,通电使瓶中空气里的氧气和氮气生成氮的氧化物,用碱液来吸收生成的氮的氧化物和原有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从气体进口不断向瓶内补克氧气,使反应持续进行。

材料三:瑞利和拉姆塞又设计了另一实验装置,将上述实验所得的气体干燥后,通过红热的铜粉来除去其中的氧气,得到少量的剩余气体,对剩余气体做光谱分析得知,这是一种未知的气体,并测得其密度约是氮气的1.5倍。1894年8月13日他们共同宣布:发现了一种未知气体,并命名为氩气。

材料四:1898年拉姆塞等人利用不同的物质沸点不同,又发现了氪气、氖气、氙气。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纯净氮气密度值更接近的是由 获得的氮气密度值(填“空气中”或“含氮化合物反应”);

(2)实验中不断向瓶内补充氧气的目的是

(3)在当时实验条件下,很难利用化学反应除去氩气,获知“未知气体”中还有其它气体存在,其理由是

【答案】(1)含氮化合物反应 (2)使瓶内氮气反应完全 (3)氨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未知气体”中的其它气体的化学性质与氨气相近

【解析】(1)有两种方法获得的氮气的密度值相比较可知,由含氮化合物反应获得的氮气密度值更接近纯净氮气密度值;

(2)要得到更准确的氮气密度值,需将氮气反应完全。故实验中不断向瓶内补充氧气的目的是:使瓶内氮气反应完全;

(3)在当时实验条件下,很难利用化学反应除去氩气,获知“未知气体”中还有其它气体存在,其理由是氨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未知气体”中的其它气体的化学性质与氨气相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化铵与硝酸钾是两种常见的化肥。氯化铵与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10

30

50

60

溶解度

(g/100gH2O)

氯化铵

33.3

41.4

50.4

55.0

硝酸钾

20.9

45.8

85.5

110.0

(Ⅰ)从表可知,50时,5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氯化铵______克。

(Ⅱ)烧杯A是60时,含有100g水的氯化铵不饱和溶液,经过如下图的变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到C烧杯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Ⅲ)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填“A”或“B”);50℃时,50g 水中加入45g 硝酸钾,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精确到0.01);若要在含有少量氯化铵的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Ⅳ)如图所示实验,除了验证氯化铵溶于水外,还有探究________的目的,实验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下图。同学们欲研究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提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实验探究】甲同学的方案如下表,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试管底部有不容物;溶液变红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和Ca(OH)2

(2)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

固体逐渐消失,有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固体中一定含有Fe,一定不含Fe2O3

(3)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_________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实验分析】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中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2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

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

【继续探究】为验证固体中是否含有Fe2O3,乙组同学用____________先分离出铁粉,向残留固体中加入足量____________,若溶液呈棕黄色,证明固体中含有Fe2O3。该溶液呈棕黄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球深处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水。下图为某压强下CaCl2 和NaCl 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该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是(

A.在超临界水中,NaCl的溶解度大于CaCl2的溶解度

B.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升高而增大

C450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 0.04g

D.450时,可得到 0.04%的CaCl2的超临界水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因素,取同浓度的稀氨水和稀醋酸,用右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

25

25

70

70

试剂

稀氨水

稀醋酸

稀氨水

稀醋酸

出现铁锈

所需时间

1

未见锈蚀

5分钟

1

未见锈蚀

1分钟

(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实验②和④可探究________因素对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影响;欲探究试剂酸碱性对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根据表中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

(4)影响铁制品的锈蚀快慢除上述因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请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报进一名5岁男孩将零食包里的生石灰干燥剂拆开,倒入玻璃保温杯,加水盖上盖子玩耍,保温杯瞬间爆炸,造成男孩的右脸红肿脱皮,一只眼睛失明。近年来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请回答:

(1)发生爆炸的原因是:在狭小的空间内,生石灰与水反应时放出_____,使剩余的少量水_,体积迅速_____发生爆炸。

(2)爆炸造成块状物划伤,高温浊液烫伤.还有强碱的_____伤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可作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冷藏保鲜

B.N2、NO、NO2等含氮物质均为空气污染物

C.明矾溶于水的胶状物可吸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

D.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呈无色的离子组是:

ANa+、Fe3+、NO3-、Cl- B.Ba2+、NH4+、SO42-、OH-

CAg+、H+、Cl-、NO3- D.H+、Na+、NO3-、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可燃冰燃烧 B.铁钉生锈 C.矿石粉碎 D.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