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可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当观察到 现象时,说明氧气已收满;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填)放在桌面上。

3)制取并收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欲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将气体通过盛有 (填药品名称)的洗气瓶F

4)用收集到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完成如图GH所示实验,G中集气瓶底部盛有少量水的原因是 H中喷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显 色。

【答案】1长颈漏斗;水槽。

22KMnO4K2MnO4+MnO2+O2↑ A; 氧气不易溶于水;集气瓶中的水排完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正

3B ; 浓硫酸。

4)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红

【解析】试题分析: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因为需要加热;可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当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排完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氧气已收满;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因为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制取并收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因为过程中不需要加热,D,欲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装置,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来干燥气体,用收集到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完成如图GH所示实验,G中集气瓶底部盛有少量水的原因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H中喷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显红色,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碳酸,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弹簧秤下挂一重物,重物浸没在AgNO3溶液中,稳定时弹簧秤的读数为F1。再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铜粉,充分搅拌并静置足够的时间后,溶液的体积未变,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F2。已知重物与前、后溶液均不发生任何反应,对于F1F2的相对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无法判断 B. F2.F1

C. F2F1 D. F2F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属于盐类的氮肥是

A. NH4NO3 B. NH3·H2O C. NH4HCO3 D. (NH4)2 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氧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C.做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应预先加少量水

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苏打(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上制取小苏打有多种方法,其中有一种是气相固碳法,其利用的原理是:Na2CO3 + H2O + CO2 =2NaHCO3

资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部分)

温度/℃

0

15

20

30

40

50

60

碳酸氢钠溶解度/g

6.9

8.72

9.6

11.1

12.7

14.45

16.4

碳酸钠溶解度/g

7.1

13.25

21.8

39.7

48.8

47.3

46.4

同学们多次重复实验,所得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有同学提出分析第10min时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于是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⑴ 实验步骤①中,“操作1”是________,实验步骤③中,为保证测量稀盐酸质量的准确,则应预先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⑵ 通过数据分析,通入10min二氧化碳时溶液中溶质至少有________;实验中“固体质量a克”,a的最大值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的结论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C.在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可以防腐

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都能发出红色的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在理化实验考查中抽到的考题是“探究某种盐的性质”,他按照实验流程将一定质量未知白色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再用贴有标号的3支试管分别取适量上述溶液,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试验。(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现象:①溶液变红 ②_____________ ③产生白色沉淀

请你帮小明将实验现象补充完整。根据以上现象,小明得出结论:白色固体为碳酸钠。

考试结束后,小明和小伙伴们讨论结果,发现了两个问题,他们就这两个问题请教老师,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继续进行了探究实验。

问题一:白色固体一定是碳酸钠吗?

小华认为有可能是碳酸钾,小红认为还有可能是碳酸钙,小明认为小红的说法一定不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小明设计了方案定量研究:称取样品5.3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为2.2g。请你推断,该白色固体应为__________

问题二:碳酸钠溶液为什么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提出问题】酚酞试液变红究竟与溶液中哪种微粒有关呢?

【进行实验】同学们取了三份酚酞试液进行如图实验:

(1) 实验1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水分子不能使酚酞变红;

(2) 实验2的目的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明同学认为实验1没必要做,你认为小明的理由是_________

(4) 实验3滴入碳酸钠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的现象。

【得出结论】酚酞试液变红与溶液中的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有关。

【实验反思】若将步骤(4)中的氯化钙溶液换成石灰水,能否得出同样的结论?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紫薯营养丰富,含有淀粉、维生素C、铁、钙等。这里的铁、钙是指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D. 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草钙酸[CaC2O4]比碳酸钙受热易分解,CaC2O4CaCO3+CO↑.将12.8gCaC2O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7.8g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剩余固体为混合物

B. 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4.0g

C. 将剩余固体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产生2.2gCO2

D. 将加热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10.0g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