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4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M点的含义____________

(2)50℃时乙的溶解度___________

(3)通过改变温度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10℃,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1)在4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2)40克 (3)降温 (4)丙

【解析】

试题分析:M点的含义在4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50℃时乙的溶解度 40克,必须带单位;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不断的减少,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当降到10℃后,甲乙的质量分数会减少,而丙的不变,还等于原来的质量分数,明显的低于10℃后甲乙的质量分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所获信息错误的是

A.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A>B

B.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A物质仍为饱和溶液

D.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无B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在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过程中,下图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得到的溶液pH变化图像。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当溶液呈中性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 mL;

(3)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4)该实验中所用的稀硫酸是用浓硫酸稀释而来的,请写出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

(5)浓硫酸具有_________,所以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同学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了半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他们决定对这瓶氢氧化钙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钙是否已经变质?

(2)猜想与假设:该氢氧化钙粉末的成分为

I.氢氧化钙;

II.氢氧化钙、碳酸钙;

III.______________

(3)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下表

(4)联想与启示:氢氧化钙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因此氢氧化钙应________保存.

(5)【定量分析】为了进一步探究该氢氧化钙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小组同学称取氢氧化钙样品12.4g于锥形瓶中,加入32.6g水,振荡形成悬浊液,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的稀盐酸,使其充分反应至无气体产生,测得加入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加入盐酸的质量/g

0

25

37.5

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g

45

70

80.3

I)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加入盐酸的质量在0到25克时,仅有____与盐酸反应

II)试求12.4g该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物质经分析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不可能是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很多自来水厂用氯气杀菌消毒,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为:

MnO2+4HCl(浓)MnCl2+Cl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属物质类别有4类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反应前后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甲的溶解度 乙的溶解度(填“<”、“>”或“=”).

(2)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3)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m与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m相比较,

两者的大小关系是 (选填序号).

A、m>m B、m<m C、m=m D、不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不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A.紫色石蕊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铁粉 D.pH试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H、O、N、C、C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个(用化学式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3)石灰水的主要成分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