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向①、②、③三只盛有等量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图Ⅰ所示为充分溶解后的三只烧杯中的现象;图Ⅱ所示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据图Ⅰ可知,烧杯②中的溶液一定是此温度时NaNO3的饱和溶液
B.据图Ⅰ烧杯①③中的现象可知,图Ⅱ中乙可代表NaNO3
C.据图Ⅰ烧杯②③中的现象可知,图Ⅱ中甲可代表NaNO3
D.据图Ⅱ可知,t1℃甲、乙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B
【解析】
A. 据图Ⅰ可知,烧杯②中的底部有未溶解的硝酸钠晶体,所以烧杯②中的溶液一定是此温度时NaNO3的饱和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
B. 据图Ⅰ烧杯①③中的现象可知,③的温度比①高,①中溶解10g硝酸钠,③中溶解25g硝酸钠,相同量的水中,温度越高,硝酸钾溶解的越多。故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图Ⅱ中甲可代表NaNO3,而乙不能代表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故B符合题意。
C. 据图Ⅰ烧杯②③中的现象可知,③的温度比①高,①中溶解10g硝酸钠,③中溶解25g硝酸钠,相同量的水中,温度越高,硝酸钾溶解的越多。故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图Ⅱ中甲可代表NaNO3。故C不符合题意;
D. 据图Ⅱ可知,t1℃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假设为Sg,所以它们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也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为验证稀硫酸的性质,并探究反应后废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I:验证稀硫酸的某些性质
(1)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其中试管_____(选填序号)中无明显现象,小组同学讨论认为该试管中的两种物质间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他们的理由是_____。
(2)为验证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小明和小红分别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先加稀硫酸,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结果小明观察到溶液为红色。小红观察到溶液为无色,于是二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小组同学在不改变所用试剂的情况下。对他们的实验方案进行了修改,从而确保实验一定能得出“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他们的实验方案是(只写操作过程):_____。
Ⅱ:探究反应后废液的成分
将如图所示实验后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均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混合后静置,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用pH计测得无色溶液的pH=8.6。
(提出问题)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Na2CO3和NaCl;猜想二:H2SO4和Na2SO4;
猜想三:NaCl和Na2SO4;猜想四:Na2CO3、NaC1和Na2SO4
小组讨论认为猜想二不合理,理由是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取少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 | _____ | 猜想三不成立 |
② | 向步骤①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四成立 |
小组同学认为“猜想四成立”这一结论是不可靠的,理由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小组同学在不改变所用试剂的情况下,对实验方案进行了修改,并重新进行了实验,仍然得出“猜想四成立”的结论。他们修改后的实验方案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今年五一假期,小丽随爸爸到乡下探亲,期间看到许多漂亮的大理石,于是她带回了一些回来,想去实验室测定这些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她称取了20g大理石样品于烧杯中,加入稀盐酸,称得总质量为120g,充分反应后,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15.6g.(大理石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化学反应)。
(1)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3)实验所用的大理石中 CaCO3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对“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感到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① 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气等。② CO2+2NaOH=Na2CO3+H2O。
(提出猜想)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N2或CO2或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进行实验)实验Ⅰ:验证过氧化钠与氮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实验操作如下图I所示。
(2)实验现象及结论:观察到______现象,判断过氧化钠与氮气没有发生反应。
实验Ⅱ:验证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上图II所示装置。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_____,发生的变化是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兴趣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得出,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还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氢氧化钠,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现象及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并生成氧气。
实验Ⅲ: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1)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2)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
①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 |
② |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A装置中缓慢加入稀盐酸。 | A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C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 C装置作用是__。 |
③ | 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D内进行检验。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
(实验反思)
(1)根据实验Ⅱ和Ⅲ,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或水蒸气反应后,还产生了另一种物质,该物质是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某同学对实验Ⅲ的设计提出疑问: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在探究铁和铜的活动性时意外得知,铜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有气体生成。对产生的气体,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H2猜想二:SO2猜想三:H2和SO2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能和碱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师生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部分仪器省略)。
实验步骤 | 主要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①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 | B中的现象是____ | 有二氧化硫生成 |
②点燃装置D处酒精灯 | D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 | 猜想____正确 |
③停止加热,将铜丝上提,向装置A中玻璃管鼓入空气 |
(表达交流)
(1)步骤③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___。
(反思交流)
(1)根据以上探究,同学们设计了两种制取硫酸铜的实验方案:
小明认为方案②较好,你认为该方案较好的理由是_____。
(2)下列各组药品能够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的是_____(填序号)。
①铁、硫酸铜溶液 ②铁、铜、稀硫酸 ③铁、铜、硫酸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学校附近民心河的水样,利用图(1)所示的实验过程对该水样进行了净化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
(2)为除去水样2中的一些异味和色素,加入的物质B是______。
(3)取少量水样3于试管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水样3是________水(填“软”“硬”)。
(4)根据净化过程,判断水样1、水样2、水样3和水样4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
(5)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剂除氯气以外,还可用次氯酸钠( NaClO)、二氧化氯等物质。
①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②NaClO中钠、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结果以最简整数比表示)。
(6)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有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热或放热的现象,某同学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产生此观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
(2)制取二氧化碳并要求能控制反应速率,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观察到火焰熄灭,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4)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欲使用F、G装置将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______(用端口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用A装置制取气体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3)若用D装置收集氢气H2,请将D中导管补画完整(气体从a端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并完成相关问题。
洁厕灵:清洁用品,主要成分是盐酸,还有微量表面活性剂、香精等,能有效快捷消灭卫生间臭味、异味、清洁空气。对细菌繁殖体、芽胞、病毒、结核杆菌和真菌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84消毒液:是一种无色或者淡黄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含氯液体消毒剂,被广泛的用于宾馆、医院、旅游、家庭等的卫生消毒。因其在1984年,被地坛医院的前身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研制出来,故被定名为“84消毒液”。它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其性质不稳定,光照条件下加速分解,一般84消毒液溶液pH为12左右,其杀菌作用主要依靠有效氯。某科研组对其0.5% 使用液中有效氯含量的稳定性进行了测定。 试验时 , 将有效氯含量为0.5%的使用液分别置于60oC、70oC、80oC、90oC 恒温水浴中, 放置过程中,按预定作用时间分别取样20ml置于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后, 用碘量法测定其有效氯含量,然后计算出各样品中有效氯的存留率(起始存活率为100%)。
附表:0.5% 84消毒液在不同温度、不同存放时间下的稳定性
作用时间 (小时) | 不同温度(oC)下有效氯存留率 | |||
60 | 70 | 80 | 90 | |
0(对照) | 100 | 100 | 100 | 100 |
1.5 | --- | --- | --- | 93.5 |
3.0 | --- | --- | 94.66 | 88.05 |
4.5 | --- | --- | --- | 81.37 |
6.0 | --- | 96.66 | 89.67 | 74.69 |
9.0 | --- | --- | 85.89 | --- |
10.0 | 97.02 | --- | --- | --- |
12.0 | --- | 93.32 | 82.62 | --- |
18.0 | --- | 91.56 | --- | --- |
20.0 | 94.75 | --- | --- | --- |
24.0 | --- | 89.46 | --- | --- |
30.0 | 92.99 | --- | --- | --- |
36.0 | --- | 82.95 | --- | --- |
40.0 | 91.07 | --- | --- | --- |
60.0 | 88.27 | --- | --- | --- |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把少量洁厕灵喷到紫色小纸花上(用石蕊试液浸泡后晾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洁厕灵不宜用于清洗大理石器材及铝制品
B 一般84消毒液显酸性
C 84消毒液不宜长期存放
D 84消毒液应存放在阴暗、低温处,密封保存
(4)洁厕灵和84消毒液不能混用,否则产生有毒的氯气和另两种常见的化合物。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分析表中数据,在其他条件不变时,0.5% 84消毒液有效氯存留率受温度、时间影响,影响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