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温度下,NaCl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浓度一定减少

B. 2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18.0gNaCl

C. 60℃的KNO3不饱和溶液降温至30℃,会变成饱和溶液

D. 温度相同时,KNO3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NaCl溶液浓度大

【答案】B

【解析】A、某温度下,NaCl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浓度不变,故此选项错误;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18.0gNaCl故此选项正确C60℃的KNO3不饱和溶液降温至30℃,晶体不析出,剩余为不饱和溶液,故此选项错误D0-20KNO3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所以KNO3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NaCl溶液浓度小,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概念间有如右下图所示的部分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 氧化物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C.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属于包含关系

D.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①白磷是可燃物,②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检验F装置集气瓶中含有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第三单元课题1中我们进行了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操作简单,一段时间后可看到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原因____________.但缺点是因为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会导致空气中弥漫难闻的氨气味.

(2)某同学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该实验中能看到滤纸条上的酚酞滴点由______________的现象.

(3)另一同学在实验室用U型玻璃管(两端开口)又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该实验中能看到______________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右图简易电解水的装置回答问题:

(1)与气体Ⅱ相连的B极是电源的______极。(”)

(2)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是____________(填气体名称);正极负极产生气体其体积之比约等于______________

(3)写出通电分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 ,混合物的是_________,氧化物的是_________(均填容器下的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多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1)写出实验室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城镇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下图表示:

除去水中固态杂质的设备是 ;投药(多为ClO2)的作用是

(3)自然界的水多含有杂质。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通常称为硬水,日常生活中用 区别软水和硬水家庭生活中通过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0.0g 8.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pH=7

(1)求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求反应后生成硫酸钠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反思与评价 C、设计实验 D、获得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