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A. KClBaCl2NaOH B. Na2CO3NaClCa(OH)2

C. CuONaCl H2SO4 D. Ca(OH)2HClNa2SO4

【答案】A

【解析】A、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正确;B、Na2CO3、Ca(OH)2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不能大量共存:C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是蓝色溶液;D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化学符号填空

(1)n个氢气分子

(2)三个亚铁离子

(3)碳酸的化学式

(4)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5)氦气__________________;

(6)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为+3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8)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苏打(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上制取小苏打有多种方法,其中有一种是气相固碳法,其利用的原理是:Na2CO3 + H2O + CO2 =2NaHCO3

资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部分)

温度/℃

0

15

20

30

40

50

60

碳酸氢钠溶解度/g

6.9

8.72

9.6

11.1

12.7

14.45

16.4

碳酸钠溶解度/g

7.1

13.25

21.8

39.7

48.8

47.3

46.4

同学们多次重复实验,所得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有同学提出分析第10min时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于是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⑴ 实验步骤①中,“操作1”是________,实验步骤③中,为保证测量稀盐酸质量的准确,则应预先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⑵ 通过数据分析,通入10min二氧化碳时溶液中溶质至少有________;实验中“固体质量a克”,a的最大值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在理化实验考查中抽到的考题是“探究某种盐的性质”,他按照实验流程将一定质量未知白色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再用贴有标号的3支试管分别取适量上述溶液,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试验。(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现象:①溶液变红 ②_____________ ③产生白色沉淀

请你帮小明将实验现象补充完整。根据以上现象,小明得出结论:白色固体为碳酸钠。

考试结束后,小明和小伙伴们讨论结果,发现了两个问题,他们就这两个问题请教老师,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继续进行了探究实验。

问题一:白色固体一定是碳酸钠吗?

小华认为有可能是碳酸钾,小红认为还有可能是碳酸钙,小明认为小红的说法一定不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小明设计了方案定量研究:称取样品5.3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为2.2g。请你推断,该白色固体应为__________

问题二:碳酸钠溶液为什么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提出问题】酚酞试液变红究竟与溶液中哪种微粒有关呢?

【进行实验】同学们取了三份酚酞试液进行如图实验:

(1) 实验1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水分子不能使酚酞变红;

(2) 实验2的目的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明同学认为实验1没必要做,你认为小明的理由是_________

(4) 实验3滴入碳酸钠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的现象。

【得出结论】酚酞试液变红与溶液中的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有关。

【实验反思】若将步骤(4)中的氯化钙溶液换成石灰水,能否得出同样的结论?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可发生中和反应,其中A是胃酸的成分。在常温下D为液体,x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y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E的化学式为________,列举F的用途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反应生成E、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紫薯营养丰富,含有淀粉、维生素C、铁、钙等。这里的铁、钙是指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D. 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钡广泛应用于显像管(CRT)、陶瓷、光学玻璃等行业。有一种碳酸盐矿石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钡和碳酸钙,以此矿石为原料生产碳酸钡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碳酸钡和碳酸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高温下能分解成两种氧化物;氧化钡和氧化钙都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氢氧化物,这两种氢氧化物均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但氢氧化物溶解度有一定的差异,下表所示的是两种氢氧化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40

80

Ca(OH)2溶解度/g

0.187

0.141

0.094

Ba(OH)2溶解度/g

1.67

8.22

101.4

(1)矿石研磨成粉末的目的_____________

(2)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焙烧炉中添加焦炭粉和热空气是为了维持炉内的高温状态

B.焙烧炉内只涉及分解反应

C.废渣需要经过洗涤才能弃渣,是为了保护环境,同时充分利用原料

(3)写出焙烧炉中含钡元素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除了水之外,进入分离池中的物质是 ,请你推测分离池中操作②的方法是 (选填“A”或“B”)A.降温,过滤;B.加热,过滤

(5)写出由溶液B制取产品的化学方程式:

(6)若此矿石原料50t,得到的产品质量为19.7t,则此矿石中钡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共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措施不符合我区创建绿色生态城区的是

A. 不向水中丢垃圾 B.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 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的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

A.颜色B.密度C.溶解性D.是否与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