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镁在国产大飞机C-919”的制造中大显身手,小亮在实验室模拟海水制镁的原理来富集镁,他将25g氯化钠和氯化镁的固体混合物全部溶解于盛有70g水的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63.6g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图像如下),过滤,称量滤液质量为147g,求:

(1)图像中m=_____g。

(2)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答案】 11.6 20%

【解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生成沉淀的质量=25g+70g+63.6g-147g=11.6g,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原有氯化镁的质量为x,

2NaOH + MgCl2 == Mg(OH)2↓+ 2NaCl

95 58 117

x 11.6g y

95/x=58/11.6g x=19g

58/11.6g =117/y y=23.4g

样品中原有氯化钠的质量为:25g-19g=6g

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3.4g+6g)÷147g×100%=20%

答: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入到10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看出,10g水垢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是_______g。

(2)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请回答下列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1)从化学与健康角度:

① 当人体中缺少某些元素时会影响健康,人体缺铁会引起__________

② 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B.在奶粉中添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C.用工业石膏或医疗废弃石膏制作豆腐 D.把霉变的花生榨油用于食用

(2)从化学与能源角度:

① 天然气是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常用的化石燃料之一。

天然气属于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 你知道的新能源有哪些?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3)从化学与材料角度:

① 衣服用料中的羊毛属于______(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

② 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它们的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如图中能表示锡铅合金的是_______(填序号“a”、“b”或“c”)。

④ 镁合金被誉为“21世纪绿色金属结构材料”。Mg17Al12是一种特殊的镁合金,通常选择真空熔炼而非空气中熔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化学方程式)。该合金是一种储氢材料,完全吸氢后得到MgH2和Al, “储氢过程”属于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从化学与环境角度:

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经“捕捉”可用于生产甲醇(CH3OH)等产品。

①“捕捉”CO2:在高压时将烟道气中的CO2溶解于甲醇,得到CO2的甲醇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

② 用“捕捉”的CO2生产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及步骤验证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I.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A中的锥形瓶。

II.打开K1,观察到C中部分红色溶液沿导管倒吸入A,片刻后回流停止。

III.打开K2,观察到B中溶液倒吸入A、C中,液面稳定后观察到A中溶液仍为红色,C中溶液变为无色。

同学们对相关问题分组展开如下探究。

探究环节

甲组的探究

乙组的探究

[提出问题]

A中使酚酞变为红色的物质是什么?

C中溶液为什么变成无色?

[做出猜想]

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2CO3和NaOH

猜想一: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猜想二:溶液中的NaOH反应完了

[实验验证]

小鹏取少量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若观察到______,证明猜想二成立。小丽认为用Ba(OH)2溶液也可证明猜想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

(1)取少量C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又变为红色,证明猜想一不成立。

(2)用pH试纸测定C中溶液的酸碱度,若pH___7,证明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1)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证明了NaOH能与稀盐酸、CO2发生反应;A中溶液里一定还存在NaCl。写出NaOH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实验步骤]中的现象_____(不能”)证明NaOHCO2发生了反应。

(拓展迁移)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_____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铜原子___________

(2)5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_

(3)最理想能源的气体单质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________

(5)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镁条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表面会形成一层黑色物质,为探究镁表面黑色物质的生成是与空气中的哪些成分有关,开展以下实验探究。

化学小组查得以下资料:

Ⅰ.常温下,空气中的氮气和稀有气体不会与镁发生反应。

Ⅱ.无水CaCl2固体有较强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实验1]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只观察到镁条表面变暗,没有出现黑色物质。

(1)查阅文献获知,镁条表面变暗是镁与氧气反应的结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据此现象,可说明就_____________两种物质无法使镁生成黑色物质。

[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只观察到镁条表面变暗,没有出现黑色物质。

(3)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实验3]按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镁条表面出现黑色物质。

(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水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实验4]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足以得出最终结论,于是又补做了如下实验:

(5)将图3中潮湿的空气换成_________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镁条表面无明显变化。

(6)根据上述四个实验,化学小组得出结论:镁表面的黑色物质是镁与___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组装装置完毕,装药品前要__________;若用BC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实验中观察到水槽中气泡____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

(2)二氧化硫是一种具有污染性的气体,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来制取,则进行该反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收集二氧化硫选用的是F装置,因此可知二氧化硫的密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空气的密度,F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要足量,其作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化钠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粗盐除含NaC1外,还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

(1)请完善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①过滤过程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待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2)粗盐进行精制,流程如下图。提供的试剂:A.Na2CO3溶液、B.K2CO3溶液、C.NaOH溶液、D.BaCl2溶液、E.Ba(NO3)2溶液。

①欲除去悬浊液中的MgCl2、CaCl2、Na2SO4,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过量的__________(填序号)。

②通过操作Ⅱ得到的滤液中溶质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

(3)用NaCl配制100g 0.9%的生理盐水,需要NaCl的质量为__________g.如果配制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高于0.9%,且误差只出在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那么你认为是__________(填“仰视”或“俯视”)液面读数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开发利用氢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根据图示分析,回答问题:

①氢燃料电池汽车模型标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涤纶靠垫 B.橡胶轮胎 C.铜质导线 D.铝合金轮毂

②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氢气送到燃料电池中,经过催化剂的作用,通过质子交换膜,再与氧气反应,同时产生电流。请写出氢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③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

(2)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工艺流程处理工厂排放的含二氧化硫的尾气并获得氢气。

主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膜反应器中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该工艺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