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为检验某溶液是否为酸性时,不可选用的试剂或试纸是


  1. A.
    石蕊试液
  2. B.
    酚酞试液
  3. C.
    pH试纸
  4. D.
    锌粒
B
解析:
酸性或中性溶液都不能使酚酞变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同学们打开盛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
(2)下图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要把12 g这种浓硫酸稀释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
 
g.
精英家教网
稀释浓硫酸时,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请解释其原因
 

(3)为探究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则无色溶液可能是
 

②为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除去碳酸钠
取少量该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4)若73 g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与130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常作为冬季水泥施工的抗冻剂,但绝对不能食用,是一种有毒的致癌物质.然而,亚硝酸钠外形与食盐很相似,且有咸味,因此常被人误作为食盐使用,导致中毒事故的发生.  在某工地上,采购人员送来一袋外观酷似食盐的晶体物质.炊事员发现其外包装字迹模糊,无法辩认,难以确认是否为食盐.为了安全起见,炊事员向附近XX中学的化学老师求教.现在,请你根据该校化学老师所查到的如下资料,至少提出两种迅速、直观的检验方案,以辩认食盐的真伪.要求简要叙述鉴别方法、现象和结论.
项目 亚硝酸钠 氯化钠
化学式 NaNO2 NaCl
色、态 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
水溶性 易溶 易溶
熔点 271℃ 801℃
热稳定性 320℃发生分解,放出有臭味气体 1423℃熔化
水溶液的酸碱性 呈碱性 呈中性
跟稀盐酸作用 放出红棕色气体 无反应
你设计的方案一:
取少许该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变红色是亚硝酸钠,若不变色是氯化钠
取少许该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变红色是亚硝酸钠,若不变色是氯化钠

你设计的方案二:
向少许该物质中加入稀盐酸,若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是亚硝酸钠,若没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是氯化钠
向少许该物质中加入稀盐酸,若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是亚硝酸钠,若没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是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化学教研室 题型:058

为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设计了三种实验方案:

1)先加氯化钡溶液,再加稀硝酸

2)加入过量的盐酸酸化了的氯化钡

3)先加过量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其中,第____________种方案最合理,它不仅排出了____________SO的干扰,还能排出____________对检验SO的干扰.当酸化处理后溶液呈无色时便可加氯化钡有沉淀时才能确定是SO.而另外两种都不能排除____________对检验SO的干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同学们打开盛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
(2)下图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要把12 g这种浓硫酸稀释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______g.

稀释浓硫酸时,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请解释其原因______.
(3)为探究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则无色溶液可能是______.
②为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除去碳酸钠
取少量该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____________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4)若73 g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与130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同学们打开盛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
(2)下图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要把12 g这种浓硫酸稀释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______g.

稀释浓硫酸时,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请解释其原因______.
(3)为探究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则无色溶液可能是______.
②为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除去碳酸钠
取少量该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____________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4)若73 g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与130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