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42,63)、(67,38)、(67,25):

(1)T3℃时,三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

(2)a点的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乙物质来说,b点所处的溶液状态为____________(饱和不饱和”)溶液;

(4)要使T3℃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

(5)T3℃时,若将125g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还能溶解固体丙的质量为________g。

【答案】 丙、乙、甲 T1(42)℃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T1℃或42)时,甲和丙的溶解度为63g) 不饱和 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38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甲大于乙大于丙,故三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丙、乙、甲;

(2)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T1(42)℃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3)对乙物质来说,b点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说明b点是不饱和溶液;

(4)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质;

(5)由图可知T1℃丙的溶解度为63g,T3℃时丙物质的溶解度为25g,故T3℃时125g的丙的饱和溶液中有水的质量为100g,丙物质的质量为25g,当温度由T3℃降低至T1℃时,溶解度增加为63g,故还能溶解丙物质的质量为63g-25g=38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⑴在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某同学将5mL稀硫酸加入到盛有少量CuO粉末的试管中,微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实验结束后,为了探究剩余液体的成分,该同学向其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入边振荡她发现试管中过了一会儿才有蓝色沉淀生成,由此可知剩余液体的成分是_________(填序号)

A.只含有CuSO4溶液 B. CuSO4H2SO4的混合溶液

(3)另一位同学向上述溶液中逐滴滴入40%的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蓝色沉淀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反应结束后,试计算最终生成的沉淀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装置左管带孔的燃烧匙内盛有足量的锌粒,右管盛有稀硫酸。

(1)关闭K3,打开K1K2,除了右管液面下降,还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1的导管口处用橡皮管连接图2_________________(“a”“b”)端收集气体。

(3)按图3进行实验,用橡皮管与K1相连接并点燃尖嘴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4)为了使反应停止,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下列部分仪器,组装一套与上面装置有相同优点的装置,用编号表示组装的装置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实验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实验②可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因为能观察到液面下铁片的表面上会___(填写观察到的现象)。

(3)实验③中可观察到试管中铁钉最先生锈的是_________处。(填“a”或“b”或“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从微观角度看,图中可表示___________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从宏观的角度看,图示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3)写出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材料和水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① 水是很好的溶剂。下表是 NaCl 和 KNO3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g/100g 水)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I.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_

II.60℃时,按图示操作

A 中溶液是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 中溶液的总质量是_______g;

III.5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 100 g,分别加热蒸发 10 g 水后,再恢复到 50℃,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有 NaCl 晶体析出,无 KNO3 晶体析出

b.两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都增大

c.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 溶液大于 KNO3 溶液 d.析出 NaCl 晶体 3.7 g

② 铁制品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请写出工业上除铁锈的方法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 某同学将一定质量的 Zn 粉放入 AgNO3 与 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I.步骤 b 中生成的无色气体 X 是_________,滤液 N 中的溶质是_____

II.步骤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任写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 2个铝离子:2Al3+ B.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氧分子:O D. 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白酒燃烧的奥秘

在诊所里,小华同学看到老中医用酒火疗法为患者治疗,发现白酒竟然能够被点燃。老中医告诉她:只有酒精体积分数较大(即度数较高)的白酒才能被点燃。好奇并喜欢探究的小华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指每100 mL酒精水溶液中含75mL酒精)

代替白酒进行了系列探究。

【提出问题】能被点燃的酒精溶液的最小体积分数是多少?

【查阅资料】

酒精( C2H5OH)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发,易燃烧,可任意比倒与水互溶。

两种液体混合时,分子间隔不同对混合后的总体积有影响,但对本实验的影响很小,

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75%酒精溶液、蒸馏水、小烧杯、胶头滴管、量筒(20 mL、10 mL)、蒸发皿、玻璃棒、火柴。

(1)实验时,用75%酒精溶液配制10 mL60%的酒精溶液。

最好选用-___ mL量简,使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注意____。

配制该溶液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2)在室温(20)时,小华按上述方法配制了体积分数为50%、40%、30%、20%的酒精溶液各l0mL,分别倒入蒸发皿中,点燃,观察。实验结果如下表

酒精体积分数

50%

40%

30%

20%

观察到的现象

可燃

可燃

不可燃

不可燃

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室温(20),在小华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要想更精确测定能被点燃的酒精溶液的最小体积分数,请你补充进一步探究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拓展应用

未盖灯帽且久置不用的酒精灯,常常不能被点燃。其原因是___________。

因酒精含量低而不能燃烧的酒精溶液,要分离出其中的酒精,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