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孝感11)、做菜用的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鲜嫩。小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Ⅰ、小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
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右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将气体依次通过A、B两试剂瓶后,发现A瓶质量增加,B瓶中有白色浑浊物产生。(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实验结论:该气体中一定含有 ;
Ⅱ、小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做出了两种猜测:
猜测① 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
猜测② ;
针对以上猜测,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1 | 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到不产生气体为止,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试管口有小水滴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猜想①正确 |
实验2 |
|
| 猜想②正确 |
Ⅲ、查阅资料:在百度网页中输入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可以获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物中有碳酸钠生成。再根据实验Ⅰ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Ⅳ、实验Ⅰ中有白色粉末剩余,请用两种化学方法来验证剩余粉末是碳酸钠(写出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方法一: ;
方法二: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3 Li 7 |
Be |
5 B 11 |
6 C 12 |
7 N 14 |
8 O 16 |
9 F 19 |
10 Ne 20 |
11 Na 23 |
Mg 24 |
13 Al 27 |
14 Si 28 |
15 P 31 |
16 S 32 |
17 Cl 35.5 |
18 Ar 4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1 | 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到不产生气体为止,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试管口有小水滴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猜想①正确 |
实验2 | | | 猜想②正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三) 题型:探究题
(10孝感11)、做菜用的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鲜嫩。小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Ⅰ、小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
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右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将气体依次通过A、B两试剂瓶后,发现A瓶质量增加,B瓶中有白色浑浊物产生。(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实验结论:该气体中一定含有 ;
Ⅱ、小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做出了两种猜测:
猜测① 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
猜测② ;
针对以上猜测,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1 | 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到不产生气体为止,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试管口有小水滴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猜想①正确 |
实验2 | | | 猜想②正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探究题(三) 题型:探究题
(10孝感11)、做菜用的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鲜嫩。小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Ⅰ、小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
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右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将气体依次通过A、B两试剂瓶后,发现A瓶质量增加,B瓶中有白色浑浊物产生。(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实验结论:该气体中一定含有 ;
Ⅱ、小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做出了两种猜测:
猜测① 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
猜测② ;
针对以上猜测,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1 |
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到不产生气体为止,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试管口有小水滴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猜想①正确 |
实验2 |
|
|
猜想②正确 |
Ⅲ、查阅资料:在百度网页中输入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可以获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物中有碳酸钠生成。再根据实验Ⅰ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Ⅳ、实验Ⅰ中有白色粉末剩余,请用两种化学方法来验证剩余粉末是碳酸钠(写出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方法一: ;
方法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