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向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浑浊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里,铜丝加热变黑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向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C.紫红色的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氧化铜,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里,铜丝加热变黑,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进行了如下研究

选用汞、磷、铜等物质均可以完成该实验,选择反应物的依据是 (8)

A、反应物是固体

B、在空气中反应且只消耗氧气

C、燃烧有明显现象

D、生成物不是气体

用甲、乙装置进行实验(红磷充足、装置不漏气)。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9) ,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10)

A、都只能在实验结束后,推得氮气是无色气体

B、甲中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太慢,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偏大

C、乙中的瘪气球可以防止燃烧放热使橡胶塞弹出

D、乙比甲更节约能源

利用乙装置实验时,先关闭弹簧夹,加热使红磷反应,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反应前后各数据及结论如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gM放入15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

B.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C.80gN放入150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低于t

D.200gN的溶液,蒸发60g水、冷却至t后得到40g晶体,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大米酿酒 B.菜刀生锈 C.湿衣服晾干 D.食物腐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对高温煅烧石灰石是否完全分解进行如下研究:

步骤

1

取一小块石灰石,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

2

将其在酒精喷灯上灼烧一段时间后,表面疏松,待冷却后再称量,固体质量 15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6

3

将一部分灼烧过的石灰石放入试管中,滴加水,搅拌片刻,往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显 17

色。

4

将一部分灼烧过的石灰石放入试管中,滴加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

电子天平称量时,若需要直接显示石灰石的质量,在放称量纸或烧杯后,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18 (填“校准”、“归零”或“去皮”)。

在1、2、3、4的四个步骤中,根据步骤 19 (填序号,下同),可得出石灰石有部分已经分解;根据步骤 20 ,可得出石灰石没有完全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探究影响锌与稀硫酸反应快慢的因素。反应过程中,用前10min内收集的氢气体积比较反应的快慢。控制其他条件相同,进行下表四组实验,获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试剂

前10 min 内产生的氢气体积(mL)

不同纯度的锌

不同体积和浓度的稀硫酸

a

纯锌

30 mL 30 %

564.3

b

含杂质的锌

30 mL 30 %

634.7

c

纯锌

30 mL 20 %

449.3

d

纯锌

40 mL 30 %

602.8

比较实验a和实验b,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为了研究硫酸浓度对反应快慢的影响,需比较实验 和实验 (填编号)。

控制其他条件相同,需控制的条件是 (例举一种条件即可)。

2)利用锌皮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并测定锌皮中锌的质量分数

制取氢气的实验操作有:

a.收集气体;

b.向锥形瓶里装锌皮;

c.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d.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硫酸;

e.装配仪器。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3)测定锌皮中锌的质量分数:已知该锌皮中含有少量杂质铁,将该锌皮放入如图所示的盛有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多次实验后,取平均值所得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充分反应后装置及反应剩余物质质量

装置和足量的稀硫酸质量

锌皮质量

342.2g

15.8g

357.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利用图中所给药品和他们一起进行研究。

(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3)实验后某试管底部有蓝色絮状沉淀,继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振荡后沉淀消失。

(4)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5)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只产生气泡。那么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6)实验结束时,他们将实验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后,他们猜想最终的废液可能呈酸性。为了验证猜想,利用上述实验中未涉及到的酸的化学性质,另选药品进行实验:取少量废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 ,观察现象,证明最终的废液呈酸性。实验后为了避免废液造成不良后果 ,他们对废液进行了恰当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邓小平同志故居果山村盛产枇杷,有枇杷之乡之美誉。下图是这种枇杷的部分营养成分,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钙、钾、磷是指__________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2)图中出现了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___类,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__________种。

(3)糖类、蛋白质、脂肪都属于__________(有机物无机物)

(4)枇杷适宜生长在pH6左右的土壤中。若某土壤的pH3 ,经改良后可种植枇杷。下列物质,既可用来改良土壤酸性,又能给土壤施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A.生石灰

B.熟石灰

C.过磷酸钙

D.草木灰(主要成分碳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定量研究酸碱之间的反应。在一烧杯中盛有22.3g 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50g水溶解,制成溶液。向烧杯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H-1 Cl-35.5 Na-23 C-12 O-16)

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 g。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