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锂广泛应用于电池、贮氢等领域,锂在化合物中显+1 价。图3周期表中的信息及 4 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从图 A 中数值获得的一条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D、E 中,____和____(填编号)属于同种元素;____(填编号)属于离子。
(3)LiMnO2 是一种电极材料,其中 Mn 的化合价为____。
(4)用化学符号表示:① 锂离子________;② 两个锂原子________;③ 氢氧化锂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称取纯碱(Na2CO3)样品(假设只含NaCl杂质)11.0g放入烧杯中,按如下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1)操作一是______
(2)滤液Y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填写化学式)。
(3)证明C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填写字母序号),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A 静置悬浊液X,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氯化钙溶液
B 取少量滤液Y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
(4)通过以上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如图Ⅱ(选用容积为40mL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图1、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实验中: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如图),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
(2)图Ⅱ实验中
①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
②图Ⅱ实验若打开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红磷,从红磷燃烧到熄灭冷却的实验过程中,注射器话塞将_____移动,最终约停止在_____mL刻度处。
(3)反思:小林同学利用图I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整个实验过程中忘记夹弹簧夹,则最终液面上升的高度约_____(填“大于”或“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遵义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特色美食也遍布各地。
虾子羊肉粉风味独特,清香扑鼻。从分子角度解释“清香扑鼻”的原因是______。
山盆柑橘汁多味美,齿颊生津。橘子皮还可以吸附室内异味,写出一种具有同样性质的化学物质的名称______。
湘江河中有许多鱼类,夏天鱼儿会跳出水面呼吸,原因是______。
绥阳红果树景区,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石笋令人惊叹,这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分解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水的缘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是初中常用的一种试剂,它可以和很多物质反应。
I.中的阳离子是______,高锰酸钾受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Ⅱ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混合,发现刚开始反应时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后褪色速度突然加快。为了探究反应过程中褪色速度加快的原因,小明查到了如下资料:
资料1:
资料2:通常情况下,反应物浓度变大,反应加快;温度升高,反应加快。
根据这些资料,小明提出了两个假设。
假设一: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应物浓度变大引起的;
假设二: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引起的。
小明经过分析,否定了假设一,理由是______。
小丽针对假设二进行实验探究后,经过思考,又做了如下实验:
把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等分为两份,分装A、B两试管,同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并置于同一水浴中。迅速向A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发现A试管中溶液褪色明显快于B试管。上述实验中,把2支试管置于同一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说明燃烧不能缺少的一个条件是____,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____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写出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4mL时停止下流。导致上述两个现象发生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能否用镁条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实验前,小组成员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可以代替,因为镁条与氧气反应后不会产生气体
猜想2:不能代替,查阅资料知金属镁很活泼,可能会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
【进行实验】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Ⅰ | 组装好装置后,打开止水夹,手捂集气瓶,一段时间后,松开手 | 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烧杯中导管末端有一段液柱 |
Ⅱ | 关闭止水夹,点燃镁条,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塞好塞子 | 镁条燃烧,放出大量热,发出耀眼白光,生成大量白烟,剩余固体为白色带状物 |
Ⅲ | 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 烧杯中水从导管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集气瓶体积的2/5 |
【解释与结论】
(1)Mg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步骤Ⅰ说明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
(3)步骤Ⅱ中,关闭止水夹的目的是_________。
(4)推测猜想2成立的现象证据是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该小组认为,即使步骤Ⅲ中水的体积恰好占集气瓶体积的1/5,也不能说明猜想1成立,理由是_________。
(6)小组中同学对镁条与瓶中气体的反应提出了进一步的猜想:甲同学认为镁条先与O2反应,乙同学认为镁条先与N2反应。为进一步检验他们的猜想,可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镁条,点燃后迅速放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待镁条熄灭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粗盐样品中除含有泥沙等不溶性固体杂质外,还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三种可溶性杂质,我校初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完成的对粗盐提纯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
(2)步骤⑧蒸发结晶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若将步骤④和步骤⑤交换,所得的精盐中可能混有的杂质为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量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
(1)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cd段溶液质量为什么增大______?
(3)e点得到的固体中有什么物质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