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X,Z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Y为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转化③、④中,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B.转化③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C.气体Y具有可燃性
D.转化①、④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答案】C
【解析】解: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X、Z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Y为气体,结合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猜想X是过氧化氢溶液,Y是水,Z是氧气,过氧化氢分解会生成水和氧气,水和氧气可以相互转化,推导正确,所以X是过氧化氢溶液,Y是水,Z是氧气.
A、氢气和水的相互转化,氢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所以转化③、④中,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故A正确;
B、氧气和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所以转化③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故B正确;
C、氧气具有助燃性,故C错误;
D、过氧化氢分解会生成水和氧气,水分解会生成氧气,所以转化①、④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故D正确.
故选:C.
根据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X、Z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Y为气体,结合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猜想X是过氧化氢溶液,Y是水,Z是氧气,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探究小组欲利用周末完成以下两项探究任务:
(1)任务一:选择下图所示仪器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CO:的装置,并验证性质。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若用F装置收集CO2 , 气体应从(填a或b)端管口进入。
③将CO2通入到D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④将CO2通入到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得洗气瓶中溶液的pH7(填“>”、“=”、“<”)。
⑤将CO2通人到NaOH溶液中可以制取Na2CO3 , 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2)任务二:探究过氧碳酸钠的化学组成
【查阅资料】将Na2CO3和H2O2混合,在一定条件制取过氧碳酸钠,用作漂白洗涤剂。过氧碳酸钠(相对分子质量为122)是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易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Na2CO3和一种单质。
为了探究过氧碳酸钠的化学组成,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成表格内容。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解释

向盛有过氧碳酸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

固体溶解

过氧碳酸钠溶于水,能与水反应。

向序号①的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MnO2粉末

有大量气泡产生

MnO2的作用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试管口

木条复燃

过氧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的单质是(填化学式)。

取序号③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C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小结

推算过氧碳酸钠的化学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表示的微粒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B.①和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C.②和③对应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MgO2
D.④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金属与酸反应
D.
加热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所需的一些装置如图1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2)小明同学想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他选择了C装置,你帮他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填装置标号,下同),写出该方法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检验该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3)小华同学要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她也选用了C装置,她需要对该装置进行改进的地方是 , 有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制取不易溶于水的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5)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2NO+O2═2NO2).为了收集纯净的NO 气体,利用图2所示仪器Ⅰ、ⅡⅠ用胶管将(填导管口字母)与c相连组成收集装置.收集时,应先在Ⅰ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展开探究.
(1)【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图1、图2),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 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2)【实验改进】甲同学认为误差主要是由实验装置造成的,于是改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

a.按图2装置实验,实验开始前应先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 实验中燃烧匙内盛放红磷的量必须
b.按图3装置实验,点燃红磷的方式不同于图1,而是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与图2装置相比,图3装置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
(3)【提出问题】在操作规范的情况下,用改进后的装置测得的氧气含量约为14%.为什么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较大差距呢?
【查阅资料】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引起本实验的误差除装置外,还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
【实验探究1】乙同学利用图4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5是用该装置测得的木炭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是反应结束时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

a.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会瞬间(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
b.根据图5,木炭不可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
(4)【实验探究2】已知常温下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在有氯化钠、炭粉存在条件下,反应速度较快.丙同学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图6所示实验装置,8分钟后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前的体积

实验后的体积

集气瓶内空气

量筒内水

量筒内剩余水

262mL

180.0mL

127.2mL

丙同学将铁粉、炭粉等物质不是堆在瓶底,而是撒在浸润氯化钠的滤纸条上再贴在广口瓶内侧,其目的是
(5)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
【结论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合适的物质和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可能是纯净物的是(

A.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剩余产物

B.含铁60%的氧化铁样品

C.双氧水加二氧化锰反应完全后过滤得到的液体

D.含镁65%的氧化镁样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如图甲所示),但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存在误差.

请你参与探究:
甲组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
【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红磷、白磷的一些性质如下表:

颜色、状态

熔点/℃

着火点/℃

密度(g/cm3

红磷

暗红色固体

590

240

2.34

白磷

白色或黄色固体

44.1

40

1.82


(1)【猜想与假设】A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含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B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
你还能作出的猜想是
(2)【交流与讨论】①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乙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
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
②能得出空气中氧气约占五分之一体积的实验现象是
乙组同学从课本镁条燃烧实验得到启发,用镁代替红磷,实验完毕,冷却后进入水的体积远大于总容积的1/5.
(3)【猜想与假设】可能镁条与氮气发生了反应
【设计实验】为检验镁条能否在N2中燃烧,兴趣小组展开如下探究:

①组装仪器(图1,钟罩下端无底),检查气密性:向水槽中加水,观察到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将足量白磷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
③待钟罩内水面不再变化时,向水槽中加水,使水槽中液面与钟罩内液面相平;
④打开橡皮塞,将燃着的螺旋状镁条迅速伸入钟罩内,塞紧橡皮塞(图2),观察液面变化;
【交流讨论】
a.步骤①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
b.步骤②目的是
c.步骤④观察到现象,说明镁条与氮气反应.
(4)【反思】乙组小罗同学认为只进行图2实验,当钟罩内进入水的体积大于总容积的 ,就能说明镁与氧气、氮气都发生了反应,对此观点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5)【拓展】①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由于氧气比氮气活泼,所以镁燃烧生成的氮化镁质量比氧化镁(大、小).
②8g镁在空气中燃烧,若有30%的镁生成氮化镁,计算氮化镁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其中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