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变化可能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1. A.
    物质爆炸
  2. B.
    钢铁生锈
  3. C.
    铜器表面生成铜绿
  4. D.
    抹在墙上的石灰浆逐渐变白变硬
A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火药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轮胎、锅炉爆炸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所以物质爆炸可能不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B、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C、铜器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铜绿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D、石灰浆中的氢氧化钙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1)下列由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11年十大科学进展中的四项研究,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
D
D

A.研制出一种疟疾疫苗            B.观测奇异的恒星系
C.揭开人类起源之谜              D.研究太空中的原始气体的组成
(2)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①由图还可以看出,分子是由
原子
原子
构成的.
②图中表示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反应后
反应后
(选填“反应前”或“反应后”)
③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
一定改变
一定改变
(选填“一定改变”、“可能改变”或“一定不变”)
④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3)某同学对焊接切割金属的氧炔焰很感兴趣,他查阅资料后得知:
乙炔,化学符号为C2H2,俗电石气.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极易燃的气体.纯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温度达2100度,在氧气中燃烧可达3600度.在烧焊金属方面有重要的用途.乙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该同学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决定设计实验验证乙炔燃烧的产物,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在氧气中点燃烧乙炔,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而冷却的烧杯 出现水雾 乙炔燃烧有水生成
翻转烧杯,倒入
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
,振荡
变浑浊
变浑浊
乙炔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乙炔完全燃烧的表达式
2C2H2+5O2
 点燃 
.
 
4CO2+2H2O
2C2H2+5O2
 点燃 
.
 
4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奥妙无穷.在一次化学探究活动中,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对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并填写以下空白.
(1)如何用实验验证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第一组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一: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先用PH试纸测定稀硫酸的PH,再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混合液的PH. PH逐渐变大,
最后 PH≥7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①请你分析上述方案中为什么强调只有测得的PH≥7才能证明反应发生了?
排除因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稀释硫酸而引起PH变大
排除因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稀释硫酸而引起PH变大

或只有PH≥7才能说明硫酸已经反应掉了
或只有PH≥7才能说明硫酸已经反应掉了

②写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H2SO4=Na2SO4+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2)设计实验,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否放热
实验仪器与药品:10%的硫酸、10%的氢氧化钠溶液、烧杯、温度计、玻璃棒、胶头滴管.
请你完成实验方案设计:
实 验 步 骤 实验现象 结论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
(3)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第二组同学在做完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后,为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设计了实验方案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生成蓝色沉淀
生成蓝色沉淀
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若没有明显现象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此时有同学提出方案二不能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若盐酸过量,加入硫酸铜溶液时也无明显现象(或硫酸可能有剩余);
若盐酸过量,加入硫酸铜溶液时也无明显现象(或硫酸可能有剩余);
.为此,还需要选择
紫色石蕊试液(或锌粒、碳酸钠、氧化铜、氢氧化铜、pH试纸等).
紫色石蕊试液(或锌粒、碳酸钠、氧化铜、氢氧化铜、pH试纸等).
(填一种试剂),再进行实验即可.
能力提升:
某地新建一化工厂有一种产品属于“复盐”,该产品可用作铁树、棕榈等花木的肥料.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探究该产品的组成,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查阅资料获知:“复盐”是指由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如光卤石(KCl?MgCl2?6H2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NH3
NH3
、E
Fe(OH)3
Fe(OH)3
、F
BaSO4
BaSO4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4Fe(OH)2+O2+2H2O═4Fe(OH)3
4Fe(OH)2+O2+2H2O═4Fe(OH)3
 ③
Na2SO4+Ba(NO32═BaSO4↓+2NaNO3
Na2SO4+Ba(NO32═BaSO4↓+2NaNO3

(3)上述探究结果说明样品A中含有的离子有
Fe2+、NH4+、SO42-
Fe2+、NH4+、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根据题意填写下列空格:

(1)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若X等于11,则该微粒表示_____­­­___(填“阳”或“阴”)离子。在N、N2、2N2三种符号中,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水是由         构成的;金(Au)是由         构成的。

(3)有下列物质:CO2 、CO 、H2 、CH4 ,其中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的是___________, 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

(4)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         (填“元素”或“原子”),身体中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填“骨质疏松”或“贫血”)。

(5)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方法,均可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粗盐,这种方法属于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粗盐经过__________、过滤、__________可得到初步提纯,再通过化学方法获得精盐。

(6)某同学用提取的精盐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7%的氯化钠溶液,请你参与完成:

①计算:氯化钠的质量为           g,水为            g。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应放在            (填“左盘”或“右盘”)。

③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        (从下列中选用:10mL、25 mL、50 mL、100 mL)。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的_________     保持水平。溶解氯化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④反思: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根据题意填写下列空格:

(1)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若X等于11,则该微粒表示_____???___(填“阳”

或“阴”)离子。在N、N2、2N2三种符号中,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水是由     构成的;金(Au)是由     构成的。

(3)有下列物质:CO2 、CO 、H2 、CH4 ,其中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的是___________, 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

(4)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     (填“元素”或“原子”),身体中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填“骨质疏松”或“贫血”)。

(5)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方法,均可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粗盐,这种方

法属于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粗盐经过__________、过滤、__________

可得到初步提纯,再通过化学方法获得精盐。

(6)某同学用提取的精盐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7%的氯化钠溶液,请你参与完成:

①计算:氯化钠的质量为      g,水为       g。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应放在       (填“左盘”或“右盘”)。

③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    (从下列中选用:10mL、25 mL、50 mL、100 mL)。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的_________   保持水平。溶解氯化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④反思:若称取的氯化钠中含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宝应县九年级网上阅卷适应性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⑵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为   ;装置F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⑶小丫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讨论】小丫认为易拉罐变瘪,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小敏认为此结论不合理,还需进一步验证,验证方法是     ;易拉罐为什么又后鼓起来?是不是反应又产生了气体,该气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a.可能是CO2      b.可能是   

【查阅资料】①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②铝不仅与酸反应,还能与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X↑

【实验验证】

①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证明猜想  成立;

②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无明显变化。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产生气泡。该步实验的目的是 

【结论】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思与应用】在生活中铝制容器不能用来盛装酸性物质,也不能盛装  性物质。

【解析】(1)熟知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2) (2)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反应原理是:CaCO3+2HCl=CaCl2+CO2↑+H2O,属于“固液不加热型”.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据此来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即可.由于实验测得的气体为F装置内的CO2气体的体积,而空气中也有CO2,又因为CO2既不溶于植物油,也不和植物油反应,所以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CO2溶于水、防止CO2与水反应、防止CO2与水接触;所以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就不会有明显影响.

(3)【讨论】根据碳酸离子与钙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钙;

【提出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猜想,可能是氢气;

【实验验证】①根据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

②根据实验内容和过程进行分析;

【结论】根据CO2与NaOH的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反思与应用】根据铝的性质分析铝制容器使用注意的事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