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在通常情况下,通过燃烧的方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可以选择的可燃物是(  )
A.铁丝B.硫粉C.木炭D.红磷

分析 本题是考察空气成分和除杂质还有物质化学性质的一道综合题目,为整个教材除杂开始进行铺垫.题目的本意是借助氧气的化学性质,将空气中氧气除去,在除去氧气的同时要通过体积的变化体现氧气的消耗量.在选用红磷时,红磷具备了以下三点特征:(1)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2)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3)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这是本实验中选择替代物质的依据

解答 解: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错误;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但是生成物二氧化硫为气体,故错误;
C、木炭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生成产物为二氧化碳,当氧气浓度较低时生成物为一氧化碳,都是气体,故错误;
D、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故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体对综合氧气的性质还有相关物质的性质运用进行综合考察,因此同学们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同时要知识的归纳与总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已知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气体压强(p)与气体分子数目(N)成正比关系(p=kN).若将a g碳和b g氧气放入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测得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为p,然后,提供一定条件使容器内的物质充分反应,待温度复原时,测得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仍然为p.则a与b的关系用一个式子表达为(  )
A.a≤$\frac{3b}{8}$B.a≥$\frac{3b}{4}$C.a<$\frac{3b}{4}$D.a>$\frac{3b}{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某兴趣小组用图1所示流程制取氧气(反应原理:2KClO3 $\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2)在回收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AC(填标号).
A.提高实验效率   B.保证固体1全部溶解    C.节约能源
(3)①写出图2中仪器a、b的名称:a铁架台,b酒精灯.
②步骤Ⅱ中的操作m应选择图2中甲(填“甲”或“乙”)装置,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4)实验结束后,称得回收到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有蒸发过程中氯化钾飞溅.(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注射器是一种普通的医疗器械,但它在化学实验装置和习题中出现越来越多,它对某些实验现象的观察或实验过程的改进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图1用50mL试管作反应容器,磷的燃烧均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可防止白烟污染空气.用50mL注射器(活塞事先处在20mL刻度处)测量磷燃烧消耗的氧气体积.
操作: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药品,连好仪器.③夹紧弹簧夹,加热白磷,观察试管中所发生现象为白烟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④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可以看到活塞慢慢左移到约10 mL刻度处(取整数值).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
(2)图2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向外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D
A.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3)兴趣小组走进实验室看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如图3).
Ⅰ、此情此景你首先想到是取用该药品时试剂瓶瓶塞应倒放在桌上;取用后应立即塞上瓶塞密封保存,这是因为氢氧化钠易潮解、能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变质.
Ⅱ、该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某变质的烧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首先设计了图4所示的装置,通过反应后右侧注射器内收集到气体的量计算出Na2CO3的质量分数(已知该状态下CO2的密度,所使用注射器最大量程为20mL).写出锥形瓶内所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2HCl+Na2CO3═CO2↑+2NaCl,
小张认为该方案不能准确测得Na2CO3的质量分数,这是因为产生的二氧化碳只有部分进入注射器中,还有部分在锥形瓶中,
且小李认为该方案中样品的取用的量也需要一定的控制,这是因为注射器中能收集二氧化碳的量是有限度的.
Ⅲ、该兴趣小组同学在反思上面实验后设计了如图5的装置测定变质的烧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反应的开始、结束都要用注射器反复的排送气体.实验步骤为: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称取10克干燥的烧碱样品放入广口瓶中,D处注射器内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准确称量装置F的质量320克,连好装置. ③打开弹簧夹1,反复推拉注射器A 10次,准确称量装置F的质量320.5克.④关闭弹簧夹1,然后推动活塞,让稀硫酸逐滴滴入样品中,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打开弹簧夹1,缓缓推拉注射器A 10次. ⑥再准确称装置F质量为321.6克.
问题探究:
(i)E装置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G装置的作用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进入F中.
(ii)若步骤⑤中注射器推拉速率过快,则测定的Na2CO3的质量分数会偏小(填“偏大”、“偏小”、“不变”).
(iii)试根据实验所记数据计算出该烧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大明和小明发现超市里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的保鲜、保质,同时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氧气.
(1)假设大明的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要求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将袋内气体鼓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假设小明的猜想正确,请你也用实验方法证明(要求同上)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袋内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中,对所充气体除了要求廉价易得外,还有哪两点要求①无毒,②廉价易获得等(合理即可).
(4)根据(3)中要求,你认为大明(填“大明”或“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5)经分析,你认为使食品变质的最主要物质是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请写出在做化学实验时,符合“绿色化学”的一种做法利用双氧水制氧气生成水和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按要求进行填空.
(1)实验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药品时选用的仪器是胶头滴管;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坩埚;
(3)用量筒取用液体药品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4)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内的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
(5)倾倒法倾倒液体时,标签要朝向手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彰显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震发生后,蔬菜、大米、禽蛋和植物油等生活必需品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运到灾区.上述食品中,主要为人体提供糖类营养素的是大米.
(2)部分救灾人员感到呼吸困难,因为玉树地区海拔高,空气中的O2C.
A.不能供给呼吸             B.体积分数偏小         C.比低海拔地区稀薄
(3)在救灾过程中,某些设备需要使用锂电池.锂电池中总的化学反应可表示成Li+MnO2═LiMnO2,其中反应前后Li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是0→+1,则M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为+4→+3.
(4)确保饮用水安全是灾后重建的头等大事,静置、沉淀、吸附、过滤、消毒等都是常用的净水方法.判断净化后的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肥皂水进行检验.
(5)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抗震救灾急需药械目录中包括:一次性防护服、活性炭防护口罩、骨科内外固定材料等.其中防护口罩主要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