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30℃时,甲、乙两种物质各25克加到100克水中形成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甲>乙(填“>”、“<”或“=”).
(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在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0℃时,甲、乙两种物质各25克加到100克水中形成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甲>乙,因为在该温度下25g甲全部溶解,而25g乙有剩余;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错误,可能不变;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正确,降温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错误,可能不变;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错误,可能不变或减少.

解答 解:(1)在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20;
(2)30℃时,甲、乙两种物质各25克加到100克水中形成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甲>乙,因为在该温度下25g甲全部溶解,而25g乙有剩余;故答案为:>
(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错误,可能不变;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正确,降温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错误,可能不变;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错误,可能不变或减少;故答案为:B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上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酒精灯,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用B作发生装置,其收集装置通常是C或E(填字母),请写出实验室制氧气用B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常温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得,该反应方程式为FeS+H2SO4(稀)═H2S↑+FeSO4,已知H2S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且溶于水、乙醇、甘油. 则应选择BE(填字母)来作为发生和收集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A.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最好用CaCO3
B.用稀盐酸区分铁粉和木炭粉
C.NaOH 溶液区分CO和CO2
D.用水区分NaCl、NaOH、NH4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有以下10种盐:①氯化钠 ②氯化铁 ③氯化银 ④碳酸钠 ⑤碳酸钙 ⑥硫酸铜 ⑦硫酸钠 ⑧硫酸钡 ⑨硝酸钾 ⑩硝酸银.按要求填空:(填序号)
(1)水溶液呈蓝色的是⑥;
(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是⑧;
(3)能与烧碱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②;
(4)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是④;
(5)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④⑥⑦;
(6)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③;
(7)晶体在空气中易风化的是⑥;
(8)晶体含有结晶水的是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中,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序号物质方法 一方法二
A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酚酞加入稀盐酸
B碳酸钙和氯化钙加水加入氯化钡溶液
C稀盐酸和氯化钠加入酚酞加入锌
D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看颜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称取氯化钠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14g,放入烧杯中,加入96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待反应完全后过滤,称得滤液的总质量为100g.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
(2)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是多少?
(3)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2013年11月海阳中学运动会100m短跑比赛时,发令枪打响时产生的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
A.SO2B.P2O5C.H2OD.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家中烧开水的铝壶和盛放开水的暖瓶,使用时间长了易结水垢(如图).因为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其中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易分解,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一种难溶性的化合物,它是水垢的成分之一.
观察与问题 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另外两种生成物质是什么?
假设与预测 ①鸿鸿认为生成物中的固体可能是碳酸钙.
②我认为生成物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实验与事实 依据猜想我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猜想正确应该的实验现象
验证猜想的①方案取少量水垢于试管,滴加稀盐酸,
在试管口用燃烧着木条检验
有气泡生成,
燃烧着木条熄灭
验证猜想②的方案取少量硬水于试管并加热,
将生成气体通入石灰水
有气泡生成
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如图1所示).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向所取气体中加入
澄清石灰水,振荡.
有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3)测定氧气含量.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将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完.
b.两个方案的测定结果不同,大家认为方案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原因是在实验过程中装置一直密封,可以避免白烟或空气受热膨胀逸出.
c.经过A、B两组同学的实验,A组测得的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你认为原因是燃烧匙中燃烧的红磷进入集气瓶时,一部分空气受热膨胀溢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