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食盐溶解,米饭变馊B.酒精挥发,木材燃烧
C.蜡烛熔化,钢铁生锈D.火药爆炸,牛奶变酸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食盐溶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火药爆炸,牛奶变酸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A.CO2 (O2):灼热的铜粉B.CH4 (H2O):浓硫酸
C.CO  (CO2):氢氧化钠溶液D.NaOH  (Na2CO3):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若在加稀硫酸时,发现锌粒与稀硫酸没有接触而稀硫酸又不够了,为使反应顺利进行,则可以从长颈漏斗中添加的试剂是(  )
①食盐水;②NaOH溶液;③稀盐酸;④Na2CO3溶液;⑤ZnSO4溶液.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1)两个氧原子2O
(2)三个镁离子3Mg2+ 
(3)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a仪器名称酒精灯.
(2)利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若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待集气瓶中的水排完以后,应当在水下面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通常利用B、D装置的组合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B、D之间需用胶皮管连接,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方法是: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从石灰厂带来一块石灰石样品,技术员告诉他们此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不能与盐酸反应.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兴趣小组同学取用10g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20g分6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123456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20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8.0m4.02.01.21.2
求:
(1)表中m的值为6.0g.
(2)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NaOH容易与空气中的CO2作用而变质.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后,设计方案,对这瓶NaOH固体的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
(2)若得到pH>7 现象,确定A的成分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利用化学知识,可以趋利避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B.煤气泄露要禁止明火
C.食品袋内充入氮气能延缓食品变质
D.用硫熏蒸使生姜色泽鲜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课外小组同学用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
(1)实验准备
【查阅资料】
①过氧化钠能与水、二氧化碳,盐酸反应,反应过程中均有氧气放出.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一种工业上制玻璃的原料.
②CO2能与碳酸钠水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CO2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设计方案】
①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②老师指出,应在M点前增加下列 (图2)C装置,才能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论.

(2)实验过程: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K1、K2关闭;
②向装置中分别加入所需药品.
③实验时,先打开K2(填K1或K2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口处,一段时间后,关闭它,再打开另一个弹簧夹,再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口处.
④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始终不复燃.
(3)实验分析:
①为观察到最终木条复燃,为除去未充分反应的CO2和水蒸气的干扰,你认为该如何改进Ⅲ后安装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②乙认为即使先打开一个弹簧夹,再打开另一个弹簧夹后,最终观察到木条复燃,也不能证明CO2与Na2O2发生反应,原因是水也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
(4)实验反思:
丙同学认为:应进一步证明CO2与Na2O2反应生成新物质.他补充的实验是:取Ⅲ中反应后所得固体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则证明有新物质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