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右图的装置中,当两种溶液发生反应后,天平不在保持平衡,指针向右偏转.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反应物不变,要使天平在反应后仍然保持平衡,你认为对装置的改进措施是______.
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由于烧杯不是密闭的容器,二氧化碳气体跑掉了,因此天平不平衡.要使天平在反应后仍然保持平衡,把烧杯换成锥形瓶,在锥形瓶瓶口系一个气球,这样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二氧化碳就不会跑掉了.
故答案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放出;Na2CO3+H2SO4=Na2SO4+CO2↑+H2O;把烧杯换成锥形瓶,在锥形瓶瓶口系一个气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空气与呼吸排出的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空气与呼出的气体都是无色的气体,其成分完全相同
B.减少吸入空气中的氧气使转化为呼出的气体
C.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氧气有明显的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则有明显的增加
D.吸入的空气中只有氧气,呼出的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按体积分数计算,氧气约占空气的
A.78%B.75%C.25%D.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比较,氧气的含量______,______和水蒸气的含量增加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刘仪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鳔(如图)产生了兴趣.他拟定“探究鳔内气体体积和成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刘仪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知:这种鱼鳔内氧气约占四分之一,其余主要为二氧化碳和氮气.探究分两步进行.
(1)测量鳔内气体的体积.刘仪设计了两种方法:
A: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
B:在水下刺破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鳔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如图).
你认为其中测量结果不准确的一种方法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2)探究鳔内气体的成分.现有两集气瓶的鳔内气体,请你帮助小明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现象
验证鳔内含O2____________
验证鳔内含CO2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生产生活中离不开燃烧和灭火.
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小军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
①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②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③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
(1)分析实验现象①和②得到的燃烧条件是:______利用燃烧的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①利用新型的灭火用品--灭火毡灭火.使用时,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______;灭火毡是由羊毛和铝质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质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没有燃烧,其原因是______.
②成语“釜底抽薪”采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
(3)请你根据小军查阅的资料和实验现象,指出他设计的装置有何不足.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对比实验现象,发现规律性内容,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点,是对比分析的关键.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上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水的白磷.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若将氧气通入烧杯底部与白磷接触,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从这个实验里,我们可以知道白磷应保存在______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按图示连接好仪器,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口抽气.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
蜡烛装置Ⅱ装置Ⅲ
反应前的质量/g15.8182.3212.2
反应后的质量/g14.4184.1216.6
(1)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______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
(2)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相对原子质量:H一1;C-12;O-16)
(3)装置Ⅱ和装置Ⅲ的顺序能否颠倒?______(填“能”或“不能”).
(4)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______.
(5)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在学习第九单元金属与盐反应的性质时,同学们做了如图1所示的探究实验.充分反应后同学们将实验所得的废液都倒入了同一个废液缸里,实验结束后为了不造成水体的污染同学们想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同学们将废液进行过滤后得到了无色的滤液a和滤渣b.

【提出问题】滤液a和滤渣b中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滤液a中一定不含硝酸铜和硝酸银.
【表达与交流】甲同学猜想的理由是(1)______;
乙同学猜想:滤渣b中含有的物质是铜.
【探究实验1】如图2
【反思与评价】通过实验1的现象请你对乙同学的猜想做出评价(2)______;
【表达与交流】三支试管中的废液混合后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3)______;
【解释与结论】通过上述实验的现象同学们判断,滤液a中溶质的成分是(4)______;滤渣b中所含有的金属是(5)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