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的玻璃柱上涂有一层物质,该物质是(  )
分析:本题考査氧气的化学性质,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具有可燃性的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和甲烷等有机物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说明了氧气具有氧化性,同时也说明了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可以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红磷可以和氧气反应,常做白炽灯泡内的除氧剂,来保护钨丝,故A正确;
B、氧化汞与氧气不反应,故B错误;
C、二氧化锰与氧气不反应,故C错误;
D、高锰酸钾不与氧气反应,受热时还容易产生氧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要抓住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掌握相关知识才能灵活应用分析解答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8、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里的玻璃柱上涂有一层红色物质,该物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少量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里的玻璃柱上涂一层物质,该物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第2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2010年单元测试卷(7)(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里的玻璃柱上涂有一层红色物质,该物质是( )
A.红磷
B.氧化汞
C.二氧化锰
D.氯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2 氧气》2010年同步练习(1)(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里的玻璃柱上涂有一层红色物质,该物质是( )
A.红磷
B.氧化汞
C.二氧化锰
D.氯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